重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重庆招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50所。在本省,有4所高校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重庆理工大学;而在省外,有47所高校面向重庆市招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国人民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重庆市招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重庆本省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文史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重庆理工大学(492分)、重庆人文科技学院(442分)、重庆对外经贸学院(442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重庆理工大学(地方专项) | 人力资源管理 | 本科 | 506 |
2 | 重庆理工大学 | 人力资源管理 | 本科 | 492 |
3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 人力资源管理 | 本科 | 442 |
4 |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 | 人力资源管理 | 本科 | 442 |
在重庆招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文史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7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国人民大学(644分)、江苏大学(536分)、四川农业大学(535分)、南京财经大学(534分)、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529分)、江西财经大学(528分)、南京工业大学(521分)、湖南科技大学(514分)、西华大学(514分)、天津科技大学(508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中国人民大学 | 人力资源管理 | 本科 | 644 |
2 | 江苏大学 | 人力资源管理 | 本科 | 536 |
3 | 四川农业大学 | 人力资源管理 | 本科 | 535 |
4 | 南京财经大学 | 人力资源管理 | 本科 | 534 |
5 |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 人力资源管理 | 本科 | 529 |
6 | 江西财经大学 | 人力资源管理 | 本科 | 528 |
7 | 南京工业大学 | 人力资源管理 | 本科 | 521 |
8 | 湖南科技大学 | 人力资源管理 | 本科 | 514 |
9 | 西华大学 | 人力资源管理 | 本科 | 514 |
10 | 天津科技大学 | 人力资源管理 | 本科 | 508 | ... |
38 | 西安培华学院 | 人力资源管理 | 本科 | 451 |
39 |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 人力资源管理 | 本科 | 448 |
40 |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 人力资源管理 | 本科 | 445 |
41 | 潍坊科技学院 | 人力资源管理 | 本科 | 434 |
42 | 昆明文理学院 | 人力资源管理 | 本科 | 431 |
43 | 无锡太湖学院 | 人力资源管理 | 本科 | 430 |
44 |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 | 人力资源管理 | 本科 | 418 |
45 | 桂林信息科技学院 | 人力资源管理 | 本科 | 409 |
46 | 海口经济学院 | 人力资源管理 | 本科 | 407 |
47 | 西安工商学院 | 人力资源管理 | 本科 | 407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重庆市招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重庆理工大学
抗战烽火淬炼,兵工血脉浸润。重庆理工大学诞生于1940年,前身是国民政府兵工署第十一技工学校(对外称士继公学),曾是享誉国内的“兵工七子”之一,现为重庆市重点建设高校、重庆市高水平新工科建设高校,也是西南地区唯一具有兵工背景的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坚持创新发展,建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48个,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多个科技服务平台,是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优秀奖1项,省(部)级奖励195项;累计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重大重点科研项目2400多项,获授权国际发明专利9项、国家发明专利1200余项,专利转化合同金额连续2年位列全国高校50强,主办高水平中英文期刊6种,打造了亚洲人工智能技术大会等多项行业品牌会议。中国通用技术集团重庆数控机床研究院等2个项目入驻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入选优先建设项目。以纳米时栅精密位移测量理论及技术为标志的一批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其中纳米时栅相关技术成果实现了我国精密位移测量技术及器件的自主可控,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誉为“中国精度”的代表之一,在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精彩亮相。
2、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肇始于1949年成立的湘北建设学院,2003年由湘潭工学院与湘潭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十三五”国家百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湖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2727人。专任教师1775人,正高职称352人,博士学位教师占比约69%。拥有特聘院士2人,在聘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及相当层次人才11人,省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及相当层次人才106人;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时代楷模、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最美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获得者10余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
3、成都锦城学院
成都锦城学院始建于2005年,其前身为四川大学锦城学院。2021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转为独立设置的普通高等学校,并更名为成都锦城学院。
学校始终以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为第一要务,拥有一支由知名学者和业内精英相结合、专兼职相结合、老中青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以“双师双能型教师”为特色。院士领衔高水平师资队伍,聘请四川大学等多所名校教授长期任教。截至目前,教师总数1771人,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比71.15%,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5.28%。近年来,学校围绕“师德、师风、师才、师能”,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以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为第一师德,追求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全面位做好。每一位老师在校内都有自己的办公室,每一位老师每周都会安排课外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或带领学生做项目、参加竞赛,“锦城”教师倾心育人,服务学生成长,先后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四川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以及四川本科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其他各类专家库入选专家60余人,多名青年教师在各类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省级一二三等奖。师资队伍中,“有行业证书、行业经历、行业业绩,懂行业前沿”的双师型教师占比高达60.3%,为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强保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