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哲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贵州招生哲学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7所。在本省,只有贵州大学1所高校开设了哲学专业;而在省外,有16所高校面向贵州省招生哲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北京师范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贵州省招生哲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贵州招生哲学专业(文史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贵州大学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9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贵州大学 | 哲学 | 本一批 | 569 |
在贵州招生哲学专业(文史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6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北京师范大学(649分)、中山大学(639分)、兰州大学(615分)、苏州大学(607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604分)、安徽大学(600分)、南昌大学(594分)、湘潭大学(593分)、内蒙古大学(580分)、华侨大学(579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北京师范大学 | 哲学 | 本一批 | 649 |
2 | 中山大学 | 哲学 | 本一批 | 639 |
3 | 兰州大学 | 哲学 | 本一批 | 615 |
4 | 苏州大学 | 哲学 | 本一批 | 607 |
5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哲学 | 本一批 | 604 |
6 | 安徽大学 | 哲学 | 本一批 | 600 |
7 | 南昌大学 | 哲学 | 本一批 | 594 |
8 | 湘潭大学 | 哲学 | 本一批 | 593 |
9 | 内蒙古大学 | 哲学 | 本一批 | 580 |
10 | 华侨大学 | 哲学 | 本一批 | 579 |
11 | 四川师范大学 | 哲学 | 本一批 | 565 |
12 | 西南民族大学 | 哲学 | 本一批 | 558 |
13 | 上海师范大学 | 哲学 | 本一批 | 555 |
14 | 江苏师范大学 | 哲学 | 本二批 | 535 |
15 | 齐齐哈尔大学 | 哲学 | 本二批 | 520 |
16 | 曲阜师范大学 | 哲学 | 本二批 | 493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贵州省招生哲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贵州大学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贵州大学”校名。1997年8月,与贵州农学院等院校合并。2004年8月,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历经120余年的建设发展,先后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2021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做强贵州大学”,同年11月贵州省教育厅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强贵州大学的实施方案》,提出按照“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贵州需求”的要求,把贵州大学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高水平大学;2023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集中力量做强贵州大学”,引领和带动贵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也是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和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学校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注重培育发展特色优势学科,坚定不移地把科研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努力为我省高质量发展贡献贵大力量。绿色农药与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创新团队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农学院党委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果连续四届获教育部省属高校典型案例。
2、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大学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市,距北京400余公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民族地区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学校于1957年高起点创办,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自治区主席乌兰夫任首任校长(1956—1968),原高教部综合大学司副司长于北辰任副校长,中科院学部委员、著名生物学家、北京大学一级教授、耶鲁大学博士李继侗先生来校执教并任学术副校长。党和政府从北京大学等国内十几所著名高校,选派一批知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组成了建校初期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带来名校积淀悠久的治学传统和崇高大学精神,为学校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办学基础和优良学风校风。
师资队伍 全校有在编教职工2147人,其中,专任教师1493人,教授336人、副教授457人。现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5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5人、“四青”人才10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7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6人。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研究团队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团队2个。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1人。有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获得者12人,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44人,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人选143人。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8个,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31个,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创新团队29个。
3、西南民族大学
砥砺奋进,岁月流金。西南民族大学坐落于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是国家民委直属综合性普通高校,国家民委、教育部、四川省、成都市共建高校。学校前身为西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2003年4月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是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关怀下,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高校之一。邓小平同志先后两次为学校题词。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西南民委主任王维舟为首任院长。2003年学校在首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3年入选“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2017年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2017年、2020年连续两届荣膺“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学校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大力加强中华文化教育,推进“三全育人”,多项成果分获全国、四川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一等奖,推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校以来,24万多名各族学子从学校踏入社会建功立业。其中,涌现出“改革先锋”——全面从严治党中纪检监察干部的优秀代表、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涌现出不少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和大批各级领导干部,他们积极投身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成为民族地区“回得去、留得下、用得上、靠得住、干得好”的“永久牌”人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