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高考625分能报考上什么大学

更新:2024-12-31 13:22:52 新高考网

2025年北京高考625分左右(623分、624分、625分、626分、62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北京考生62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北京高考625分能报考上什么大学

参考北京市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北京高考分数线,北京高考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34分。北京考生625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北京高考625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北京62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中央民族大学(最低627分)、中央民族大学(最低626分)、北京交通大学(最低625分)、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最低624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最低623分)。

省外:南京理工大学(最低627分)、四川大学(最低626分)、湖南大学(最低625分)、上海大学(最低624分)、苏州大学(最低623分)。

二:北京62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62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北京考生中,高考成绩为625分的考生在全市的位次范围是6381到第6546名,共有166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北京62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中央民族大学公办6276215本科
2中央民族大学公办6266380本科
3北京交通大学公办6256546本科
4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公办6246693本科
5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办6236848本科

2、2025北京62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大连理工大学公办6276215本科
2南京理工大学公办6276215本科
3四川大学公办6266380本科
4四川大学公办6266380本科
5西安交通大学公办6256546本科
6湖南大学公办6256546本科
7湖南大学公办6246693本科
8上海大学公办6246693本科
9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办6236848本科
10苏州大学公办6236848本科

以上“2025年北京高考62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北京录取线都在625分左右(共有162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北京62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湖南大学简介:

湖南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前临碧波荡漾的湘江,后倚秀如琢玉的岳麓山,素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称。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校园占地面积24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典雅厚重的古建筑群与时尚新锐的新建筑体交相辉映,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深度融合,被誉为“中国最诗情画意的高校 ”。

哈尔滨工业大学简介:

哈工大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住所地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同时在山东省威海市和广东省深圳市分别设有校区。学校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学校于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2000年与同根同源的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工大,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2022年8个学科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学校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传统,形成了“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出了123位两院院士、169位大学书记和校长、144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54位共和国将军、450余位航天国防总师,培养出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全国最美奋斗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最美教师、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培养出了35万余优秀人才。近年来,学校瞄准学术大师、工程巨匠、业界领袖和治国栋梁四类杰出人才培养目标,持续加强“五育并举”顶层设计和资源供给体系,加速推进个性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落地,创新推出的永坦班、善义班、小卫星班、智能机器人班、人工智能班等由7位院士担任班主任的特色班已成为学校杰出人才培养的“金字招牌”,设立战略班、总师班、尖班等一批顶尖人才培养载体,成立了全国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学生竞赛成绩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本科)中实现“五连冠”,哈工大问天舱机械臂团队、紫丁香学生微纳卫星团队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苏州大学简介: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航天局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前身是Soochow University(东吴大学,1900年创办),开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融中西文化之菁华,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东吴大学是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也是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1952年中国大陆院系调整,由东吴大学之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之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学校更名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其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95年)、苏州丝绸工学院(1997年)和苏州医学院(2000年)等相继并入苏州大学。从民国时期的群星璀璨,到共和国时代的开拓创新;从师范教育的文脉坚守,到综合性大学的战略转型与回归;从多校合并的跨越发展,到争创一流的重塑辉煌,苏州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代苏大人始终秉承“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之校训,坚守学术至上、学以致用,倡导自由开放、包容并蓄、追求卓越,坚持博学笃行、止于至善,致力于培育兼具“自由之精神、卓越之能力、独立之人格、社会之责任”的模范公民,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为社会输送了50多万名各类专业人才,包括许德珩、周谷城、费孝通、雷洁琼、孙起孟、赵朴初、钱伟长、董寅初、李政道、倪征日奥(yù)、郑辟疆、杨铁樑、查良镛(金庸)等一大批精英栋梁和社会名流;谈家桢、陈子元、郁铭芳、宋大祥、詹启敏等50多位两院院士,为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