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贵州高考物理类680分左右(678分、679分、680分、681分、68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贵州物理类考生68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贵州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贵州高考分数线,贵州物理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380分。贵州物理类68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贵州物理类68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5所):
省外:复旦大学医学院(最低680分)、清华大学(最低679分)、上海交通大学(最低677分)、浙江大学(最低676分)、浙江大学医学院(最低675分)。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贵州物理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68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112名到第119名,共有8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2025贵州物理类68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复旦大学医学院 | 公办 | 680 | 114 | 本科 |
2 | 清华大学 | 公办 | 679 | 131 | 本科 |
3 | 上海交通大学 | 公办 | 677 | 171 | 本科 |
4 | 北京大学 | 公办 | 676 | 182 | 本科 |
5 | 北京大学医学部 | 公办 | 676 | 187 | 本科 |
6 | 浙江大学 | 公办 | 676 | 196 | 本科 |
7 | 浙江大学医学院 | 公办 | 675 | 219 | 本科 |
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公办 | 674 | 232 | 本科 |
9 | 复旦大学 | 公办 | 671 | 307 | 本科 |
10 | 复旦大学 | 公办 | 668 | 397 | 本科 |
以上“2025年贵州高考物理类68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贵州录取线都在680分左右(共有26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北京大学简介: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是戊戌变法的产物,也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兴学图强的结果,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以及鲁迅、胡适、李四光等一批杰出人士都曾在北京大学任教或任职。
复旦大学简介:
复旦大学校名取自《尚书大传》之“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始创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1917年定名为复旦大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上海医科大学前身是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目前,学校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个学科门类;2021年,学校20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比首轮增加3个入选学科。
复旦大学拥有世界一流的办学声誉,全球声誉位居世界前50,位于中国内地前列;在全国第五轮一级学科评估中建设成效显著提升。文、社、理、工、医五大学科门类均有较高国际声誉,位居世界前100。学校共有20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率先启动建设全国首个“交叉学科”门类一级学科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13个学科入选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学校致力于以最佳状态持续稳定奉献文明进步,积极落实17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综合影响力位居世界高校前列,并在SDG7(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和SDG8(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等领域中获得全球公认的突出性成就。在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中,61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复旦大学简介:
复旦大学校名取自《尚书大传》之“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始创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1917年定名为复旦大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上海医科大学前身是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目前,学校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个学科门类;2021年,学校20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比首轮增加3个入选学科。
复旦大学拥有世界一流的办学声誉,全球声誉位居世界前50,位于中国内地前列;在全国第五轮一级学科评估中建设成效显著提升。文、社、理、工、医五大学科门类均有较高国际声誉,位居世界前100。学校共有20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率先启动建设全国首个“交叉学科”门类一级学科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13个学科入选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学校致力于以最佳状态持续稳定奉献文明进步,积极落实17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综合影响力位居世界高校前列,并在SDG7(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和SDG8(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等领域中获得全球公认的突出性成就。在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中,61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