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河北招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26所。在本省,有3所高校开设了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而在省外,有23所高校面向河北省招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河北省招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河北本省开设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华北电力大学(保定)(613分)、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张家口市)(482分)、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承德市)(476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613 |
2 |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张家口市)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82 |
3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承德市)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76 |
在河北招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3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华北电力大学(北京)(624分)、北京科技大学(620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612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市)(605分)、北方工业大学(586分)、江苏大学(镇江市)(581分)、长沙理工大学(578分)、东北电力大学(吉林市)(575分)、三峡大学(宜昌市)(574分)、西南石油大学(成都市)(57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624 |
2 | 北京科技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620 |
3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612 |
4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市)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605 |
5 | 北方工业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86 |
6 | 江苏大学(镇江市)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81 |
7 | 长沙理工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78 |
8 | 东北电力大学(吉林市)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75 |
9 | 三峡大学(宜昌市)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74 |
10 | 西南石油大学(成都市)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73 | ... |
14 | 重庆理工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61 |
15 | 石河子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60 |
16 | 昆明理工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59 |
17 | 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市)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44 |
18 | 辽宁科技大学(鞍山市)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31 |
19 | 内蒙古工业大学(呼和浩特市)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27 |
20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26 |
21 | 宁波工程学院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15 |
22 | 黄淮学院(驻马店市)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85 |
23 | 新疆理工学院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66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河北省招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2022年,学校顺利通过首轮“双一流”建设评估并进入第二轮建设高校名单,电气工程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坚定不移走校企合作兴校强校之路,依托大学理事会平台,与国内外100余家大型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共建能源互联网学院、智慧能源联合研究院、海上风电与智慧能源联合实验室、高效清洁智能发电联合研究院、智慧电站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重点校企合作平台,共同承担重大研发项目,加快科技成果开发与产业化;学校多方位构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与20余家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深化多领域交流与合作,为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学校积极推进校际合作,作为主要发起单位参与组建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推动高校之间优势资源共享互补,促进校际协同创新。
2、北方工业大学
学校创立于1946年,前身是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85年更为现名,1998年划转北京市管理。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艺七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工科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在76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工业报国、工业兴国、工业强国”精神,投身于新中国从传统工业到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已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培养高级创新人才和先进技术研发的中坚力量。步入新时代,学校继续发扬改革创新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主动对接国家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开启全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新征程。
学校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占地452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学校环境雅致,人文气息浓厚,1986年建立了全国理工科院校第一所艺术馆,1992年被评为北京市首家文明校园。学校获评“北京高校十佳美丽校园”,是全国绿化美化先进单位和北京市平安校园示范校,连续五次被授予“首都文明单位”称号。学校扎实推进智慧校园、绿色校园、健康校园建设,2019年获评“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3、江苏大学
江苏大学是2001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以及首批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优秀高校、首批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全国来华留学质量认证高校、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办学规模较大,办学条件优良。学科涵盖工学、农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设有98个本科专业。专任教师2700余人(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经历的比例达43%),集聚了一批高层次人才群体。在校生45000余人,其中研究生14000余人,学历留学生2200余人(研究生比例达55%)。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全日制在校生1100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3000余亩,各类建筑面积120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3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藏书330万册,订阅各类数据库118个,自建特色数据库11个,建有教育部科技查新站、农业装备文献资源中心和国际赛珍珠文献资源中心。拥有一所集医疗、教育、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附属医院。设有江苏大学出版社和杂志社,出版图书3000余种,主办国际、国内学术期刊11种,其中《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版)、《排灌机械工程学报》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高校教育管理》为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