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贵州招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12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湖南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贵州省招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贵州招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2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湖南大学(604分)、华北电力大学(北京)(589分)、华北电力大学(保定)(580分)、上海电力大学(538分)、江苏大学(529分)、三峡大学(529分)、东北电力大学(517分)、北方工业大学(513分)、西安科技大学(498分)、江苏理工学院(449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湖南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604 |
2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89 |
3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80 |
4 | 上海电力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38 |
5 | 江苏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29 |
6 | 三峡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29 |
7 | 东北电力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17 |
8 | 北方工业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13 |
9 | 西安科技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498 |
10 | 江苏理工学院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49 |
11 | 沈阳工程学院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37 |
12 | 辽宁科技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30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贵州省招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2022年,学校顺利通过首轮“双一流”建设评估并进入第二轮建设高校名单,电气工程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积极践行“双碳”时代使命,在国内高校率先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并作为创始成员加入碳中和世界大学联盟。面向未来,学校将围绕碳中和领域和能源电力行业产业链,实施学科专业拓新、人才培养提质、科技创新登攀、开放合作升级、高端师资汇聚、零碳校园建设等六大行动,构建从基础研究到工程转化的完整创新链,形成双碳引领、学科交叉、特色鲜明、结构完整的世界一流能源电力学科体系,加快培养能源电力领域未来战略人才和工程领军人才,为我国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早日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2022年,学校顺利通过首轮“双一流”建设评估并进入第二轮建设高校名单,电气工程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引育用服”全链条制度体系,逐步打造一支积极进取、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090人,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449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823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其他各类高层次人才百余名,有多支高水平研究团队。
3、沈阳工程学院
沈水之阳,水秀山清。巍巍学府,明德致知。沈阳工程学院是辽宁省内唯一一所以能源电力为主干学科的省属本科高校,是辽宁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共建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辽宁省能源电力产业校企联盟理事长单位,毕业生初次去向落实率连续八年位列省属(公办)本科高校名列前茅。
学校溯源于1947年创建的哈尔滨青年干部学校和1952年创建的东北电业管理局技工学校。
相关推荐: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2025年最新院校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