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更新:2025-02-24 15:37:52 新高考网

安徽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安徽招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69所。在本省,有13所高校开设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而在省外,有57所高校面向安徽省招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

安徽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一、安徽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安徽省招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安徽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安徽本省开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3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607分)、安徽大学(585分)、安徽农业大学(553分)、安徽理工大学(536分)、安徽工程大学(521分)、合肥学院(516分)、淮北师范大学(498分)、阜阳师范大学(492分)、滁州学院(480分)、皖西学院(476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一批607
2安徽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一批585
3安徽农业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一批553
4安徽理工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一批536
5安徽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一批521
6合肥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一批516
7淮北师范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一批498
8阜阳师范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一批492
9滁州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二批480
10皖西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二批476
11池州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二批461
12安徽三联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二批428
13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二批428

2、安徽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安徽招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57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624分)、河海大学(619分)、东华大学(613分)、南京邮电大学(612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605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605分)、上海电力大学(582分)、重庆邮电大学(581分)、江苏大学(581分)、中国传媒大学(581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一批624
2河海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一批619
3东华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一批613
4南京邮电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一批612
5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一批605
6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一批605
7上海电力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一批582
8重庆邮电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一批581
9江苏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一批581
10中国传媒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一批581
...
48珠海科技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二批452
49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二批449
50新疆理工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二批449
51兰州财经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二批446
52昌吉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二批445
53南昌交通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二批444
54河北工程技术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二批436
55南宁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二批433
56长春建筑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二批431
57闽南科技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二批431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安徽省招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安徽招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学简介

1、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是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坐落于合肥市国家4A级风景区紫蓬山下,堰湾湖畔。学校2001年成立,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15年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2020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4年获批安徽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曾两次亲临学校指导工作,并亲笔题写校名。学校先后荣获“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创新创业示范校”“合肥市花园单位”“安徽省民办高校年检优秀单位”“安徽省绿色学校培育单位”和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安徽省教育新媒体联盟首批常务理事单位、“安徽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依法依规办学、坚持教育的公益属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明德至善、勤学躬行”的校训,营造“包容并蓄、立德树人”的校风、“博学笃教、教书育人”的教风和“励志勤勉、求真正行”的学风。确定了“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构建了以工科类专业为主体,财经类、艺术类专业为两翼,适应地方和行业需求、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立足合肥、面向安徽、主动融入长三角,辐射全国,以培养高质量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己任,面向生产、管理一线,注重学生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健康人格的塑造,培养专业基础实、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

人才培养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41000余人。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学校、全军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生培养单位,入选第一批广西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校。学校现有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2个;全国学校共青团新媒体运营中心专业工作室支持单位1个;教育部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1个。学校是国家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命名为“全国青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学校被评为“2012-2014年度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比赛中屡获佳绩,曾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最高奖“索尼杯”和“TI杯”。学校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八轮总榜单中位列全国44位。

3、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是一所会计、金融特色鲜明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原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和原上海金融学院于2016年6月合并组建而成。“立信”之名源自《论语》“民无信不立”。学校起源于著名教育家、会计学家、“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先生1928年创办的立信教育事业。在9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被业界誉为中国现代会计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和未来金融家摇篮。2011年,学校获得审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2018年,学校被列为上海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试点高校。2022年,学校成为境内首家通过AACSB(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认证的地方财经院校。

学校坚持把科学研究作为兴校之源,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能级。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导向,构建面向上海现代服务业、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求的学科发展体系,立足经、管、理、法、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经济学、管理学、理学三个学科门类并重,重点建设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统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四个一级学科。以会计学、金融学为核心,推动经济管理类学科与计算机科学、统计学、法学、文学等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分别入选上海高校Ⅰ类、Ⅱ类高原学科。现有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1个,上海高校智库2个,上海市级研究机构(平台)6个,上海市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2个。出版并公开发行的《会计与经济研究》入选CSSCI来源期刊。

相关推荐: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有哪些(最新排名榜一览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