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建筑设计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更新:2025-01-22 10:09:25 新高考网

河南建筑设计专业专科批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河南招生建筑设计专业的专科批高校一共有7所。在本省,只有济源职业技术学院1所高校开设了建筑设计专业;而在省外,有6所高校面向河南省招生建筑设计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东北石油大学。

河南建筑设计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一、河南建筑设计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河南省招生建筑设计专业排名较好的专科批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河南建筑设计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河南招生建筑设计专业(文史类)的省内专科批院校只有济源职业技术学院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63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专科批363

2、河南建筑设计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河南招生建筑设计专业(理工类)的省外专科批院校一共有6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东北石油大学(444分)、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406分)、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406分)、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398分)、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394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东北石油大学建筑设计专科批444
2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专科批406
3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专科批406
4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建筑设计专科批398
5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专科批394
6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专科批248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河南省招生建筑设计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河南招生专科批建筑设计专业的院校简介

1、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是济源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位于愚公故里、济水之源的全国文明城市——济源。学校始建于1993年,前身是济源中等工业学校,2001年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2015年与郑州轻工业大学联办应用型本科教育。建校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愚公移山精神,依托区域产业发展,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办学积淀深厚,社会认可度高。学校以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的干劲,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韧劲,走过了30年风雨历程,累计为社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13万人,赢得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赞誉。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优秀院校、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河南省优质高职院校、河南省高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河南省专科院校综合实力 20 强、河南省平安校园、河南省数字化校园示范校、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创业教育示范校、河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30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2、东北石油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原名东北石油学院、大庆石油学院)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理、管、文、经、法、教育、艺术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校。1978年被确定为88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学校是黑龙江省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高校,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出版有《东北石油大学学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东北石油大学报》和《高等教育研究》等报刊,与全国300多所高校进行交流。

3、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学校概况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由浙江省水利厅举办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前身是1959年成立的浙江水电技工学校和1984年成立的浙江水利职工中等专业学校,2007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学校是全国文明单位、浙江省首届文明校园,入选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水利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全国优质水利高等职业院校、水利部水利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浙江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为水利事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秉承“厚德 笃学 修能”的校训,不断深化文明校园建设。以周恩来班、邓颖超班创建为载体的“伟人文化”和“承大禹之志、传治水精神”的“治水文化”为核心,打造职业教育一流育人品牌,作为主任单位牵头成立全国水利行指委课程思政专委会,涵养校园文化精神,引领学校和谐发展。展望未来,学校将按照省委坚持“创新深化 改革攻坚 开放提升”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推进各项事业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为建成国内一流、行业领先、水利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职院校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