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信息学院是一所省属大学,学校办学实力强,校园环境优美,学校共开设5个学院,26个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那么湖南信息学院王牌专业有哪些,排名怎么样?学什么专业好?
湖南省级特色专业3个: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
这些都是湖南信息学院优势特色专业,是本校排名最好的专业,也是志愿填报热门选择的专业,就业率高,薪资待遇前景都不错!以下为新高考网整理的湖南信息学院专业排名榜,欢迎参考!
湖南信息学院王牌专业排名(应用型):自动化(全国第1名)、数字媒体艺术(全国第1名)、互联网金融(全国第1名)、通信工程(全国第1名)、环境设计(全国第1名)、人工智能(全国第1名)、视觉传达设计(全国第1名)、工程造价(全国第1名)、网络工程(全国第1名)、软件工程(全国第1名)。
专业档次 |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
A++ | 1 | 自动化 | 6★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1 | 数字媒体艺术 | 6★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1 | 互联网金融 | 6★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1 | 通信工程 | 6★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1 | 环境设计 | 6★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1 | 人工智能 | 6★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1 | 视觉传达设计 | 6★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1 | 工程造价 | 6★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1 | 网络工程 | 6★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1 | 软件工程 | 6★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1 | 物联网工程 | 6★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金融工程 | 6★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3 | 工程管理 | 6★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6 | 电子商务 | 6★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9 | 电子信息工程 | 6★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18 | 财务管理 | 6★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3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6★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3 | 会计学 | 6★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1 | 区块链工程 | 5★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4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5★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12 | 商务英语 | 5★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14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5★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7 | 物流管理 | 5★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42 | 旅游管理 | 5★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舞蹈表演 | 4★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1 | 音乐表演 | 4★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1.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熟悉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等知识,具备电子设备安装调试、系统调试、工程实施等能力,从事电子工程实施、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软件技术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了解软件项目的开发流程,掌握软件设计与应用的知识和技能,掌握主流软件开发技术,具备软件开发、测试能力,从事软件编码、软件测试、软件技术服务、软件销售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计算机网络技术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专业知识,具备计算机网络设计、施工、管理、运维等能力和 Web 应用开发能力,从事网络工程、网络管理、网站建设、网络应用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设有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国际商学院、艺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现开设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数字媒体艺术 、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电子商务、财务管理、金融工程 、工程造价、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互联网金融、商务英语、环境设计、播音与主持艺术、音乐表演、视觉传达设计、舞蹈表演、旅游管理24个本科专业,基本形成以工程应用类专业为主体,现代服务类和文化创意类专业为两翼,工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文学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格局。学校师生员工2万余人。
价值引领 办有灵魂的大学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自强不息,敢为人先”为校训;以“立品行、求品质、讲品位、创品牌”为校风;以“尚德、博学、敬业、大爱”为教风;以“格物致用、立德固本、知行合一、敢为人先”为学风;以“信息化、生态化、国际化”为办学标准;以“价值引领、知行合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以“创新、内涵、特色、优质、共享”为发展理念;以培养“政治坚定、人格健全、身心健美、专业坚实,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