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学院是一所省属大学,学校办学实力强,校园环境优美,学校共开设14个学院,50个本科专业,17个专科专业,那么济宁学院王牌专业有哪些,排名怎么样?学什么专业好?
山东省级特色专业8个:汉语言文学、语文教育、体育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教育、应用化工技术、化学、心理咨询。
这些都是济宁学院优势特色专业,是本校排名最好的专业,也是志愿填报热门选择的专业,就业率高,薪资待遇前景都不错!以下为新高考网整理的济宁学院专业排名榜,欢迎参考!
济宁学院王牌专业排名(应用型):化学(全国第13名)、互联网金融(全国第3名)、心理学(全国第3名)、生物工程(全国第16名)、食品科学与工程(全国第17名)、化学工程与工艺(全国第25名)、酿酒工程(全国第4名)、体育教育(全国第56名)、思想政治教育(全国第57名)、小学教育(全国第75名)。
专业档次 |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
A+ | 13 | 化学 | 6★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3 | 互联网金融 | 5★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3 | 心理学 | 5★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16 | 生物工程 | 5★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17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5★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5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5★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4 | 酿酒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56 | 体育教育 | 4★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57 | 思想政治教育 | 4★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75 | 小学教育 | 4★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78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4★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118 | 汉语言文学 | 4★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A | 4 | 电子商务及法律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23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42 | 测绘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60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63 | 数字媒体艺术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65 | 应用化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198 | 英语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207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25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1.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出现于19世纪末。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和研究的课程一般分为三类,一是必修的大学公共课程,二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另外,各个学校还会根据本校教师的治学专长,开设一些选修课。
2.语文教育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出现于19世纪末。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和研究的课程一般分为三类,一是必修的大学公共课程,二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另外,各个学校还会根据本校教师的治学专长,开设一些选修课。
3.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即狭义的体育,俗称“小体育”。它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通过身体活动和其他一些辅助性手段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
4.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是一个学科专业,数学就从两个方向发展着。一方面是纯粹数学。另一方面,应用数学在不断地迅猛发展。在现代,数学不仅作为一个解决问题的工具,而且已成为时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些数学概念、语言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一些数学原理已成为人们必备知识。
5.化学教育
应用化学是一门培养具备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具有化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学科。
济宁学院是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坐落在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儒家文化发源地、孔子故里、东方圣城曲阜。学校溯源于1951年创办的滕县专区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前身为济宁师范专科学校,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济宁学院。2008年11月,创建于1905年的百年名校曲阜师范学校整建制并入。
学校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实施“百名卓越人才”支持计划,坚持引育并举不断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现有教职工1391人,其中硕士以上998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393人,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40人,享受国务院特贴4人,山东省教学名师5人,享受省政府特贴1人,获省级人才称号专家21人,济宁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1人。现有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省高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1个,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10个,济宁科技创新优秀团队1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