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学校办学实力强,校园环境优美,学校共开设11个学院,34个本科专业,那么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王牌专业有哪些,排名怎么样?学什么专业好?
山西省级特色专业3个:测绘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
这些都是山西工程技术学院优势特色专业,是本校排名最好的专业,也是志愿填报热门选择的专业,就业率高,薪资待遇前景都不错!以下为新高考网整理的山西工程技术学院专业排名榜,欢迎参考!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王牌专业排名(应用型):采矿工程(全国第1名)、测绘工程(全国第9名)、包装工程(全国第3名)、勘查技术与工程(全国第7名)、地质工程(全国第8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全国第91名)、土木工程(全国第97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全国第128名)、矿物加工工程(全国第9名)、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全国第10名)。
专业档次 |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
A++ | 1 | 采矿工程 | 6★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9 | 测绘工程 | 5★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3 | 包装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7 | 勘查技术与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8 | 地质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9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97 | 土木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128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4★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9 | 矿物加工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10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17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25 | 地理信息科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35 | 机械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58 | 工程造价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60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74 | 机械电子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109 | 电子商务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120 | 自动化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25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1.测绘工程
该专业主要研究空间、电子、信息、激光、惯性等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并研究利用这些技术测定地球与其它星体形状、建筑物(构筑物)的三维特征及其与指定参考系的关系、地球重力场及其内部物理特征、运动物体的特征及其多维参数,研究这些技术在工程、工业和人类生活中应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研究各种工业机械装备及机电产品从设计、制造、运行控制到生产过程的企业管理的综合技术学科。本专业任务是运用先进制造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以实现产品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该专业已成为装备制造业、汽车工业、材料工业、机电产品等工业技术的龙头,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各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3.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专业,是大学的一种自然学科。专门培养掌握各类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道路、隧道、桥梁建筑、水电站、港口及近海结构与设施。所谓的土木工程,是指一切和水、土、文化有关的基础建设的计划、建造和维修。一般的土木工作项目包括:道路、水务、渠务、防洪工程及交通等。从狭义定义上来说,土木工程也就是民用工程,即建筑工程(或称结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铁路工程等这个小范围。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243人。校园占地面积78.42万平方米(1176.26亩),建筑面积32.55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20.62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09.30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727.86万元。设有矿业工程系、地球科学与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电气与控制工程系、大数据与智能工程系、土木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经济与管理系、艺术与设计科学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基础课教学部、体育教学与竞训部、继续教育部、工程训练中心、人文与素质教育中心等16个教学业务部门。
2023年,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在“互联网+”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等9项竞赛中获国家级奖36项;获批3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新增产学研合作单位7家、博士驻企工作站4个;共建山工科技忻州创新研究院,组建煤炭绿色开采与利用现代产业学院、耐火材料现代产业学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