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是一所985、211、双一流、国家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大学,学校办学实力强,校园环境优美,学校共开设32个学院,146个本科专业,那么华东师范大学王牌专业有哪些,排名怎么样?学什么专业好?
1、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哲学、汉语国际教育、心理学、体育教育、汉语言文学、历史学、软件工程(设2个专业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科学、对外汉语、化学、生物科学、学前教育、英语、统计学。
2、学科评估(第四轮):A+(教育学、世界史)、A(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地理学、统计学、软件工程)、A-(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生态学)、B+(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B(应用经济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B-(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C+(理论经济学、信息与通信工程)、C-(海洋科学)。
3、双一流建设学科:教育学、生态学、统计学。
这些都是华东师范大学优势特色专业,是本校排名最好的专业,也是志愿填报热门选择的专业,就业率高,薪资待遇前景都不错!以下为新高考网整理的华东师范大学专业排名榜,欢迎参考!
华东师范大学王牌专业排名(研究型):体育教育(全国第2名)、心理学(全国第3名)、应用心理学(全国第1名)、教育技术学(全国第1名)、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全国第1名)、学前教育(全国第3名)、生态学(全国第3名)、地理科学(全国第3名)、软件工程(全国第6名)、哲学(全国第8名)。
专业档次 |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
A++ | 2 | 体育教育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3 | 心理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1 | 应用心理学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1 | 教育技术学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1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3 | 学前教育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3 | 生态学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3 | 地理科学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6 | 软件工程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8 | 哲学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8 | 历史学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10 | 汉语言文学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1 | 公共艺术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3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3 | 汉语国际教育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3 | 汉语言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4 | 广播电视编导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5 | 社会工作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6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6 | 统计学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7 | 行政管理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8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8 | 教育学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9 | 英语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9 | 应用化学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0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2 | 思想政治教育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35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 | 教育康复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2 | 特殊教育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3 | 环境生态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4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6 | 会展经济与管理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7 | 编辑出版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9 | 环境设计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2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2 | 运动训练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5 | 保险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6 | 日语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6 | 地理信息科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7 | 环境科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9 | 社会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0 | 德语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1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22 | 旅游管理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2 | 法语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3 | 翻译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9 | 俄语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0 | 公共事业管理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0 | 生物技术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0 | 新闻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3 | 物理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4 | 人力资源管理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5 | 美术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6 | 生物科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8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9 | 金融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9 | 化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9 | 音乐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2 | 视觉传达设计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9 | 法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69 | 通信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82 | 环境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83 | 经济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00 | 工商管理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12 | 会计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0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3 | 公共关系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A | 4 | 艺术教育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9 |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44 | 经济统计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46 | 金融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50 | 广告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50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69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1.哲学
哲学是人文科学领域内的基础学科,是对基本和普遍之问题的研究。在希腊文中,哲学是爱智慧的意思。学哲学,就是学习智慧。哲学的爱智,无论是对自然的惊讶,还是认识人自己,都不仅仅是一种对知识的追求,更重要的是一种对生活意义的关切,对生活境界的陶冶。哲学,是使人崇高起来的学问。哲学的爱智,还是一种反思的、批判的思想活动,它要追究各种知识的根据,思考历史进步的尺度,询问真善美的标准,探索生活信念的前提。
2.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主要介绍汉语基础知识,学习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等知识。
3.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心智。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行为。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这些目标构成了心理学事业的基础。
4.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即狭义的体育,俗称“小体育”。它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通过身体活动和其他一些辅助性手段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
5.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出现于19世纪末。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和研究的课程一般分为三类,一是必修的大学公共课程,二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另外,各个学校还会根据本校教师的治学专长,开设一些选修课。
立德树人,攀高行远。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学校始终秉承“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这一崇高大学理想,恪守“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精神,全面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决策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按照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确定的建设目标路径,锚定卓越航标,践行“育人、文明、发展”使命,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以推动更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进“三大卓越工程”(卓越育人工程、卓越学术工程、卓越服务工程)为重点,以“五个一流行动计划”(一流学科生态构筑计划、一流人才队伍引育计划、一流对外开放提质计划、一流治理能力提升计划、一流保障服务支撑计划)为支撑,构建卓越育人、卓越学术、卓越服务融通共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引领育人创新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建教育强国”和“以教育强国”的光荣事业做出持续性贡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历史性贡献!
学校目前设有4个学部、34个学院(系),包括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的22个校管科研平台,另设有3个书院。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本科专业总数85个,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经济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医学等11大学科门类。拥有教育学、生态学、统计学3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6个上海市高峰学科(I类:教育学、世界史,II类:地理学、统计学,IV类:岛屿大气与生态、智能教育),第五轮学科评估中40%参评学科获评A类学科。在历年评选中还曾获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和17个上海市一流学科(A类4个,B类13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