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怎么样?排名好不好

发布:2025-03-22 09:35:45 新高考网

安徽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安徽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研究型)被校友会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21位,实力仅次于浙江大学;在安徽省内排名第2位,排在安徽建筑大学之上。

安徽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怎么样?排名好不好

一、安徽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排名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安徽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1、安徽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排名一览表(全国)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共有101所大学上榜。其中,安徽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位列全国第21名,仅排在浙江大学和济南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专业名称院校名称档次(研究型)省份
15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郑州轻工业大学A(5★)河南
15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武汉纺织大学A(5★)湖北
15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齐鲁工业大学A(5★)山东
15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济南大学A(5★)山东
15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浙江大学A(5★)浙江
2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安徽大学B++(4★)安徽
2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北京理工大学B++(4★)北京
2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北京工商大学B++(4★)北京
2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北京服装学院B++(4★)北京
2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北京石油化工学院B++(4★)北京
2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福建师范大学B++(4★)福建

2、安徽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排名一览表(本省)

在安徽省,共有4所高校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安徽大学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位列安徽省内第2名,超越了安徽建筑大学。

省内排名专业名称院校名称档次(研究型)城市全国排名
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6★)合肥市2
2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安徽大学B++(4★)合肥市21
3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安徽建筑大学B++(4★)合肥市43
4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合肥工业大学B+(3★)合肥市81

二、安徽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本校怎么样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安徽大学共有70个专业上榜。其中,安徽大学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档次为中国高水平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统计学、财政学、旅游管理、应用物理学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院校名称档次(研究型)
汉语国际教育安徽大学A(4★)
社会学安徽大学B++(4★)
哲学安徽大学B++(4★)
统计学安徽大学A(4★)
财政学安徽大学B++(4★)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安徽大学B++(4★)
旅游管理安徽大学A(4★)
应用物理学安徽大学B++(4★)
生态学安徽大学B++(4★)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安徽大学B++(4★)
经济学安徽大学A(4★)

三、安徽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简介

安徽大学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类别为材料类,隶属于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24年安徽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全国共招生105人,学费为6480元/年。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按“材料类”招生,一学年后分专业)专业特色:以高分子材料合成、加工及应用为专业发展方向,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基于OBE理念构建了递进式、多层次、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双创人才培养质量,支撑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培养目标:本专业基于安徽大学“文理交融、理工互通、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机制和“233N”的人才培养模式,立足安徽省、面向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科研素质和道德修养;具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具备在高分子材料领域从事材料制备和加工、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具备工程实践能力、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具备创新意识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能在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材料设计、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厚基础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预期可以达到以下目标:目标1: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操守、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对高分子材料专业领域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目标2: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在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从事新产品与新技术的研发工作;目标3:具有独立分析解决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综合考虑社会、环境、法律、经济、道德、政策、文化等因素影响,从事工艺设计、产品生产、检测等工作,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目标4:重视沟通交流,能够融入团队,具有管理和决策能力,具备国际化视野和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能够在生产、营销、行政等管理工作中有效带动工程实践项目的组织实施。主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工程制图与CAD、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材料现代测试研究方法、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成型加工原理、聚合反应工程、聚合物流变学、高分子材料成型机械与模具等理论及相关实验、实践课程。就业去向:学校、科研院所、塑料、橡胶、涂料、粘合剂等行业,从事教学、科研、高分子材料研制、技术开发、管理工作等。授予学位:工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