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长春工业大学在江苏省各专业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参考2024):
长春工业大学(在江苏招生代码420501、420502)2024年普通高考面向江苏省本科一共计划招生人数为50人,包含29个专业。其中【物理类】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金属材料工程(8人,四年制)、电子信息工程(3人,四年制)、统计学(3人,四年制)。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今年最新计划请查询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本科批:长春工业大学在江苏【本科批】共计划招收50人,涉及29个本科专业。其中金属材料工程(8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会计学(1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江苏 | 物+不限 | 本科 | 会计学 | 1 | 四 |
江苏 | 物+不限 | 本科 | 金融学 | 1 | 四 |
江苏 | 物+不限 | 本科 | 网络与新媒体 | 1 | 四 |
江苏 | 物+不限 | 本科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1 | 四 |
江苏 | 物+化 | 本科 | 智能制造工程(南湖校区) | 3 | 四 |
江苏 | 物+化 | 本科 | 金属材料工程 | 8 | 四 |
江苏 | 物+化 | 本科 | 材料物理 | 1 | 四 |
江苏 | 物+化 | 本科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南湖校区) | 3 | 四 |
江苏 | 物+化 | 本科 | 自动化(南湖校区) | 3 | 四 |
江苏 | 物+化 | 本科 | 测控技术与仪器(南湖校区) | 1 | 四 |
江苏 | 物+化 | 本科 | 机器人工程(南湖校区) | 1 | 四 |
江苏 | 物+化 | 本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 四 |
江苏 | 物+化 | 本科 | 软件工程 | 2 | 四 |
江苏 | 物+化 | 本科 | 人工智能 | 2 | 四 |
江苏 | 物+化 | 本科 | 电子信息工程 | 3 | 四 |
江苏 | 物+化 | 本科 | 信息安全 | 1 | 四 |
江苏 | 物+化 | 本科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1 | 四 |
江苏 | 物+化 | 本科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1 | 四 |
江苏 | 物+化 | 本科 | 环境工程 | 1 | 四 |
江苏 | 物+化 | 本科 | 制药工程 | 1 | 四 |
江苏 | 物+化 | 本科 | 涂料工程 | 1 | 四 |
江苏 | 物+化 | 本科 | 材料化学 | 1 | 四 |
江苏 | 物+化 | 本科 | 化学 | 1 | 四 |
江苏 | 物+化 | 本科 | 生物工程 | 1 | 四 |
江苏 | 物+化 | 本科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1 | 四 |
江苏 | 物+化 | 本科 | 化妆品技术与工程 | 1 | 四 |
江苏 | 物+化 | 本科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2 | 四 |
江苏 | 物+化 | 本科 | 统计学 | 3 | 四 |
江苏 | 物+化 | 本科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以上招生计划人数并不是实际录取人数,最终招生专业目录、各专业招生多少人、专业与选科要求以及2025年在江苏招生吗等情况,以长春工业大学官网发布为准!
附:长春工业大学简介
长春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经、法、艺术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始建于1952年,建校初期是国家为筹建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而创办的长春汽车工业学校,先后经历了长春工业专科学校、吉林理工学院、吉林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70年6月吉林工学院与吉林工业大学合并,1978年10月复校。2000年9月,长春煤炭工业学校、长春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吉林省工业设计学校并入。2002年3月,更名为长春工业大学。1992年被吉林省政府确定为首批三所之一的省属重点高校,2004年再次被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16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2020年3月,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项目高校。
学校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现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平台51个,省市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个,学校技术转移中心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19年我校自然指数进入全国高校200强。近五年,学校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900余项,获得科技经费3.6亿余元。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项,国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及国家艺术基金16项。科研成果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二等奖20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吉林省专利金奖2项,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学校始终坚持科技研发工作与国家重大需求、吉林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围绕制约传统产业发展和新兴产业培育的关键科学和科技问题,通过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和机制,在碳纤维、搅拌摩擦焊、ABS树脂、微纳与超精密加工、汽车安全气囊生产线、冶金节能、金属材料强韧化、功能高分子材料、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以及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并在省内相应企业实现了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支撑和引领我省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关推荐:
2025年海南师范大学各专业在广东招生人数(附:招生计划表)
2025年山西工商学院各专业在山东招生人数(附:招生计划表)
2025年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各专业在贵州招生人数(附:招生计划表)
洛阳师范学院各专业2025年在贵州招生人数(附:招生计划表)
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各专业在山东招生人数2025年(附:招生计划表)
长春工业大学各专业2025年在江苏招生人数(附:招生计划表)
广东省高考人数2024年多少人(2020-2023历年历史+物理人数)
安徽高考人数2024年多少人(2020-2023历年历史+物理人数)
湖北高考人数2024年多少人(2020-2023历年历史+物理人数)
河北高考人数2024年多少人(2020-2023历年历史+物理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