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陕西省各专业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参考2024):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陕西招生代码1057、9734)2024年普通高考面向陕西省本二一共计划招生人数为24人,包含11个专业。其中【理科】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安全工程(2人,四年制)、劳动与社会保障(2人,四年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人,四年制);【文科】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工会学(3人,四年制)、汉语言文学(2人,四年制)、劳动与社会保障(2人,四年制)。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今年最新计划请查询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本科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陕西【本科批】共计划招收11人,涉及9个本科专业。其中安全工程(2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工会学(1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工会学(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 | 1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法学(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 | 1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经济学(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 | 1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应急技术与管理(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 | 1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财务管理(国家专项计划,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 | 1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劳动与社会保障(国家专项计划,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 | 2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安全工程(国家专项计划,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 | 2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旅游管理(国家专项计划,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 | 1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专项计划,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 | 1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本科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陕西【本科批】共计划招收13人,涉及8个本科专业。其中工会学(3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法学(1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陕西 | 文科 | 本二 | 工会学(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 | 1 | 四 |
陕西 | 文科 | 本二 | 法学(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 | 1 | 四 |
陕西 | 文科 | 本二 | 经济学(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 | 2 | 四 |
陕西 | 文科 | 本二 | 劳动与社会保障(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 | 2 | 四 |
陕西 | 文科 | 本二 | 汉语言文学(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 | 2 | 四 |
陕西 | 文科 | 本二 | 工会学(国家专项计划,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 | 2 | 四 |
陕西 | 文科 | 本二 | 财务管理(国家专项计划,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 | 1 | 四 |
陕西 | 文科 | 本二 | 政治学与行政学(国家专项计划,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 | 1 | 四 |
陕西 | 文科 | 本二 | 旅游管理(国家专项计划,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 | 1 | 四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以上招生计划人数并不是实际录取人数,最终招生专业目录、各专业招生多少人、专业与选科要求以及2025年在陕西招生吗等情况,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官网发布为准!
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简介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由全总和教育部共建。学校前身是1946年4月从华北联合大学分离建校的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学校,与中国人民大学同根同源。1949年初,学校迁至天津,更名为华北职工干部学校。1949年9月,根据刘少奇同志的指示,更名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1984年,更名为中国工运学院,面向全国工会系统和社会开展成人学历教育。2003年,改制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2年,开展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2017年7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教育部关于共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意见》正式印发。2018年,开始在香港地区招收研究生。2021年11月,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公共管理3个专业研究生招生、培养与学位授予工作。2022年1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印发《关于支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建设特色一流大学的意见》,更加坚定了全校师生建设特色一流大学的信心,学校发展迈入新的历史阶段。
学校现办有三家学术刊物,《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致力于工会理论和劳动关系理论的深入研究,努力反映该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已形成鲜明的刊物特色和高品质的学术质量;《劳动教育评论》为国内首家劳动教育研究专门刊物,致力于繁荣劳动教育科学研究,为劳动教育学科建设及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中国教工》为工会领域国家级教育类综合性期刊,以促进教育事业特别是教育工会事业发展为宗旨,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提高理论素养的有益工具,是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指导、宣传和交流工会工作的重要阵地。
相关推荐: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各专业在新疆招生人数2025年(附:招生计划表)
2025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各专业在陕西招生人数(附:招生计划表)
广东省高考人数2024年多少人(2020-2023历年历史+物理人数)
安徽高考人数2024年多少人(2020-2023历年历史+物理人数)
湖北高考人数2024年多少人(2020-2023历年历史+物理人数)
河北高考人数2024年多少人(2020-2023历年历史+物理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