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武汉体育学院全国最新排名第555位,位列湖北省内排名第33名。
国内排在武汉体育学院之前的高校是: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全国第554名),排在之后的是: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全国第556名);在湖北省内位居武汉体育学院之前的是:湖北民族大学(省内第32名),排在之后的是:湖北理工学院(省内第34名)。
2024年“软科”、“校友会”、“武书连”、“Qs”、“U.S.News”等多家国内外高等教育评价机构发布了最新国内高校排行榜。武汉体育学院属于什么档次,在全国排名第几名?以下为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整理的各大机构公布的详细数据,欢迎参考!
1. 武汉体育学院全国排名一览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武汉体育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434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434 | 武汉体育学院 | 湖北 武汉市 | 体育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3 | 435 | 武汉体育学院 | 湖北 武汉市 | 体育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2 | 465 | 武汉体育学院 | 湖北 武汉市 | 体育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2. 武汉体育学院全国排名一览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武汉体育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294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294 | 武汉体育学院 | 湖北 武汉市 | 体育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3 | 314 | 武汉体育学院 | 湖北 武汉市 | 体育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2 | 334 | 武汉体育学院 | 湖北 武汉市 | 体育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武汉体育学院在湖北省内排名仅次于湖北民族大学,排名第33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类型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32 | 湖北民族大学 | 民族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省属 | 公办 |
33 | 武汉体育学院 | 体育 | 武汉市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公办 |
34 | 湖北理工学院 | 理工 | 黄石市 | 省属 | 公办 |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双一流 | 否 | 主管单位 | 省政府 |
创建时间 | 1953年 | 博士点数量 | 一级:1,二级:0 |
硕士点数量 | 一级:6,二级:0 | 学校类型 | 体育类 |
所在城市 | 武汉市 | 办学层次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武汉体育学院原名中南体育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之一,1953年成立于江西省南昌市,1955年迁至湖北省武汉市,1956年更名为武汉体育学院,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2001年调整为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学校坐落在秀丽的东湖之滨,依山傍水,校园环境优美,场馆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文化底蕴浓郁,办学特色鲜明。学校秉承“公勇诚毅,学思辨行”校训,坚持“融体育、科技、人文教育为一体,集道德、文化、专业素质于一身”的办学理念,2018年入选湖北省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研究生教育始于1960年,是全国最早培养体育学研究生的单位之一。现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运动心理学、体育工程学、运动康复等学科方向授权点,拥有体育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音乐与舞蹈学、特种医学和工商管理等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体育硕士、应用心理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艺术硕士等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拥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建有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竞技体育办学特色突出。1980年,按照国家体委(现国家体育总局)关于高等体育院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规划,成立附属竞技体育学校。2003年,组建竞技体育学院,现开设有赛艇、皮划艇、蹼泳等水上项目,摔跤、拳击、跆拳道、空手道等重竞技项目和田径、体操等项目,拥有学生运动员450余人,教练员44人,其中国家级教练员12人,70多人次曾在国家队执教,多名教练员和运动员获得“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国家体育运动一级奖章”“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学生张香花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获得赛艇项目1枚银牌和1枚铜牌,结束了中国划船项目与奥运会奖牌无缘的历史,开创了体育院校学生在奥运会上夺取奖牌的先河。1988年以来,所培养的运动员在世界三大赛(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共获得金牌155枚,银牌41枚,铜牌43枚;亚洲三大赛(亚运会、亚锦赛、亚洲杯)获金牌98枚,银牌19枚,铜牌21枚。全国三大赛(全运会、锦标赛、冠军赛)获得金牌525枚、银牌211枚、铜牌204枚,培养和输送了张香花、杨威、程菲、吕会会、管晨辰等一大批在世界重大比赛中屡获佳绩、为国争光、为省添彩的优秀学生运动员和竞技体育复合型人才,为体育强国、体育强省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体育事业贡献奖”、获批国家体育总局“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相关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