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医科大学是一所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大学,学校办学实力强,校园环境优美,学校共开设13个学院,31个本科专业,那么徐州医科大学王牌专业有哪些,排名怎么样?学什么专业好?
1、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药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临床药学。
2、江苏省级特色专业7个: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技术、临床药学、预防医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护理学。
3、省重点、培育专业专业3个:药学、临床药学、药物制剂。
4、学科评估(第四轮):C+(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
这些都是徐州医科大学优势特色专业,是本校排名最好的专业,也是志愿填报热门选择的专业,就业率高,薪资待遇前景都不错!以下为新高考网整理的徐州医科大学专业排名榜,欢迎参考!
徐州医科大学王牌专业排名(研究型):麻醉学(全国第1名)、医学信息工程(全国第1名)、信息资源管理(全国第3名)、医学影像技术(全国第5名)、临床药学(全国第6名)、医学影像学(全国第15名)、医学检验技术(全国第15名)、护理学(全国第29名)、公共事业管理(全国第30名)、口腔医学(全国第34名)。
专业档次 |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
A++ | 1 | 麻醉学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1 | 医学信息工程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3 | 信息资源管理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5 | 医学影像技术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6 | 临床药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5 | 医学影像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5 | 医学检验技术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9 | 护理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0 | 公共事业管理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4 | 口腔医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9 | 临床医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0 | 生物医学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0 | 预防医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61 | 药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1.药学
药学专业(Pharmacy)是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一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的学科。
2.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的科学。临床”即“亲临病床”之意,它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从整体出发结合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进而确定诊断,通过预防和治疗以最大程度上减弱疾病、减轻病人痛苦、恢复病人健康、保护劳动力。临床医学是直接面对疾病、病人,对病人直接实施治疗的科学。
3.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Medical Imaging,是研究借助于某种介质(如X射线、电磁场、超声波等)与人体相互作用,把人体内部组织器官结构、密度以影像方式表现出来,供诊断医师根据影像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从而对人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的一门科学,包括医学成像系统和医学图像处理两方面相对独立的研究方向。医学成像又称卤化银成像,因为从前的菲林(胶卷)是用感光材料卤化银化学感光物成像的。
4.临床药学
临床药学是研究药物防病治疗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的药学学科。它主要内容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代谢过程中发挥最高疗效的理论与方法。它侧重于药物和人的关系,直接涉及到药物本身,用药对象和给药方式,因此也直接涉及到医疗质量。临床药学(Clinical Pharmacy)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所谓“经线学科”自编成“纬线学科”,或曰:“横断学科”。
5.医学检验技术
医学检验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手段进行医学诊断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实验室技术、医疗仪器设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徐州医科大学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创办于1934年的江苏省立医政学院,1958年由南京医学院分迁至徐州成立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1960年定名为徐州医学院,2016年更名为徐州医科大学。建校六十余年来,学校秉承“以德载医、博学创新”的校训精神,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科技兴校、特色名校、文化铸校”的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型发展”“选择性优秀”“关联性拉动”的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是整个淮海经济区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特色鲜明的一所高等医学院校,也是该地区医学教育、医学科研和医疗服务的中心。学校位列《泰晤士高等教育》2023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内地)大学75名,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日益攀升。
学校不断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加快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师资队伍数量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学校现有国家级人才21人次,国家级团队2个,其中1个为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现有一批入选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等项目的省级优秀教师和团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