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科技大学是一所省属、保研、研究生院大学,学校办学实力强,校园环境优美,学校共开设14个学院,62个本科专业,那么辽宁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有哪些,排名怎么样?学什么专业好?
1、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
2、学科评估(第四轮):B-(化学工程与技术)、C+(软件工程)、C(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C-(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工商管理)。
这些都是辽宁科技大学优势特色专业,是本校排名最好的专业,也是志愿填报热门选择的专业,就业率高,薪资待遇前景都不错!以下为新高考网整理的辽宁科技大学专业排名榜,欢迎参考!
辽宁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排名(研究型):冶金工程(全国第8名)、采矿工程(全国第8名)、矿物加工工程(全国第10名)、矿物资源工程(全国第4名)、能源与动力工程(全国第54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全国第131名)、网络工程(全国第25名)、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全国第34名)、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全国第63名)、建筑学(全国第95名)。
专业档次 |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
A | 8 | 冶金工程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8 | 采矿工程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0 | 矿物加工工程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4 | 矿物资源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54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31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5 | 网络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34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63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95 | 建筑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20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30 | 市场营销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41 | 通信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45 | 应用化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50 | 自动化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64 | 土木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80 | 工商管理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83 | 软件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1.能源与动力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能源既包括水、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也包括核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以及未来将广泛应用的氢能。动力方面则包括内燃机、锅炉、航空发动机、制冷及相关测试技术。2012年教育部新版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调整热能与动力工程为能源与动力工程。考虑学生在宽厚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成以下四个专业方向:即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动力机械及其自动化、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
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研究各种工业机械装备及机电产品从设计、制造、运行控制到生产过程的企业管理的综合技术学科。本专业任务是运用先进制造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以实现产品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该专业已成为装备制造业、汽车工业、材料工业、机电产品等工业技术的龙头,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各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3.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属于工学里材料类之中的一个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研究材料成分、结构、加工工艺与其性能和应用的学科。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材料科学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主要专业方向有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耐磨材料、表面强化、材料加工工程等。
辽宁科技大学是省属本科高校,始建于1948年,时为鞍山新华中学专科部,1949年组建鞍山工业专门学校,1950年改为东北工学院鞍山分院,1958年升格为本科层次的鞍山钢铁学院,1998年由冶金工业部划转为辽宁省政府,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建、以辽宁省管理为主的体制。经教育部批准,2002年更名为鞍山科技大学,2006年更名为辽宁科技大学。
建校76年来,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工学为主,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坚持“创新为先、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办学理念,逐步形成“坚持既为冶金行业服务,又为辽宁地方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办学定位,打造出“立足冶金,校企合作,注重实践,培养踏实肯干、适应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办学特色,持续深化内涵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近五年,毕业生近2.8万人,25%在宝钢、鞍钢、五矿、宝冶、中铁等央企就业,38%在建龙重工、沙钢、腾讯、格力等知名民企就业,60%在辽宁就业创业。许多校友已经成为企事业单位的技术拔尖人才、学术带头人和管理骨干。宝钢、河钢、鞍钢、中矿、五矿、包钢等国有企业均有我校毕业生担任董事长、总经理等重要职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