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是一所211、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大学,学校办学实力强,校园环境优美,学校共开设20个学院,96个本科专业,那么福州大学王牌专业有哪些,排名怎么样?学什么专业好?
1、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土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化学类。
2、福建省级特色专业12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流管理、金融学、会计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制药工程、产品设计、地质工程、土木工程、市场营销。
3、省重点、培育专业专业1个:建筑学。
4、学科评估(第四轮):A-(化学)、B+(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B(数学、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B-(法学、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C+(马克思主义理论、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设计学)、C(建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美术学)、C-(外国语言文学、生物学)。
5、双一流建设学科:化学。
这些都是福州大学优势特色专业,是本校排名最好的专业,也是志愿填报热门选择的专业,就业率高,薪资待遇前景都不错!以下为新高考网整理的福州大学专业排名榜,欢迎参考!
福州大学王牌专业排名(研究型):地质工程(全国第2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全国第6名)、化学工程与工艺(全国第7名)、车辆工程(全国第9名)、资源勘查工程(全国第16名)、化学(全国第19名)、产品设计(全国第10名)、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全国第11名)、工艺美术(全国第12名)、勘查技术与工程(全国第12名)。
专业档次 |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
A+ | 2 | 地质工程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6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7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9 | 车辆工程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6 | 资源勘查工程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9 | 化学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0 | 产品设计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1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2 | 工艺美术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2 | 勘查技术与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3 | 数字媒体艺术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4 | 矿物加工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4 | 工业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5 | 物流管理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8 | 安全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9 | 社会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2 | 应用物理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3 | 交通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3 | 物联网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4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4 | 建筑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6 | 城乡规划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8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29 | 市场营销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0 | 公共事业管理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0 | 环境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3 | 行政管理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8 | 工业设计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9 | 金融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3 | 会计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5 | 电子商务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5 | 通信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5 | 制药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7 | 土木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9 | 法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54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56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6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69 | 应用化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00 | 工商管理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36 | 英语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6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9 | 包装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9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25 | 物流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25 | 网络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28 | 采矿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29 | 数字媒体技术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32 | 水利水电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35 | 风景园林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44 | 经济统计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45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48 | 财政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48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51 | 信息安全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80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81 | 生物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84 | 财务管理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86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93 | 工程管理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96 | 统计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38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50 | 自动化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52 | 经济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78 | 电子信息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研究各种工业机械装备及机电产品从设计、制造、运行控制到生产过程的企业管理的综合技术学科。本专业任务是运用先进制造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以实现产品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该专业已成为装备制造业、汽车工业、材料工业、机电产品等工业技术的龙头,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各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车辆工程
车辆工程是研究汽车、拖拉机、机车车辆、军用车辆及其他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的理论、设计及制造技术的工程技术领域。
3.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在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属于工学中的电气类。专业目录调整后,以前电气信息类中的部分专业合并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这一专业所涉及的范围较广,不同的大学在课程设置上都会有各自的侧重点,传统的电气工程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在电能的发、送、配、用四个阶段的设计、安装和维护人才。简单的来说,就是培养电气工程师的专业。如发电机的维护、变压器的安装检测、输电线路的设计、安装后的调试,这些都是电气工程师的工作内容。
4.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程与工艺就是研究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共同规律,并用化学方法改变物质组成或性质来生产化学产品的一门工程学科。该专业具有两大特色,一是工程特色显著,对化学反应、化工单元操作、化工过程与设备、工艺过程系统模拟优化等知识贯穿结合,使学生具有设计、优化与管理能力;二是专业口径宽、覆盖面广,使学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的能力,在精细化学品、涂料及应用、高分子化工与工艺等方面有研发和应用能力。
5.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专业,是大学的一种自然学科。专门培养掌握各类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道路、隧道、桥梁建筑、水电站、港口及近海结构与设施。所谓的土木工程,是指一切和水、土、文化有关的基础建设的计划、建造和维修。一般的土木工作项目包括:道路、水务、渠务、防洪工程及交通等。从狭义定义上来说,土木工程也就是民用工程,即建筑工程(或称结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铁路工程等这个小范围。
福州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
学校设有27个学院(含1个独立学院和1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现有在校普通本科学生39218人,其中,至诚学院学生 13399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17154人。学校现设91个本科专业;39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4个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化学学科再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12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其中化学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学校综合实力在“2023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位居全球第282名,内地高校48名;在USNews2023世界大学排行榜位居全球第531名,内地高校第52名;在2024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位居全球第801-1000名,内地高校并列52名;在2024QS亚洲大学排名位居第247名,内地高校并列55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