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师范大学要考多少分才能上?
2024年西华师范大学最容易考上的是河南省(本科一批理科)考生,录取最低分数线是514分(分差3分);最难考上的是浙江省(平行录取二段)考生,录取最低分数线是488分(分差219分)。
2025年高考要考上西华师范大学:
1、四川(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494分、历史类501分能上。
2、新疆(本科批)考生预测理科288分、文科314分能上。
3、海南(本科批)考生预测548分能上。
4、福建(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521分、历史类496分能上。
5、江西(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516分、历史类554分能上。
其它省份预测,详见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究竟2025年需要考多少分能上西华师范大学?今年好不好考?比去年难还是更容易,以下为2024年西华师范大学多少分可以被录取的最低分数线,可对比参考。
招生省份(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分差 |
---|---|---|---|---|
四川(本科二批) | 艺术类专业(理科) | 492 | 459 | 33 |
文科 | 503 | 457 | 46 | |
理科 | 520 | 459 | 61 | |
四川(本科一批) | 文科 | 534 | 529 | 5 |
理科 | 543 | 539 | 4 | |
江西(本科批) | 历史类 | 551 | 463 | 88 |
物理类 | 517 | 448 | 69 | |
广西(本科批) | 物理类 | 478 | 371 | 107 |
历史类 | 494 | 400 | 94 | |
贵州(本科批) | 历史类 | 463 | 442 | 21 |
物理类 | 425 | 380 | 45 | |
上海(本科批) | 综合类 | 428 | 403 | 25 |
安徽(本科批) | 历史类 | 510 | 462 | 48 |
物理类 | 514 | 465 | 49 | |
河北(本科批) | 物理类 | 510 | 448 | 62 |
历史类 | 478 | 449 | 29 | |
湖北(本科批) | 历史类 | 521 | 432 | 89 |
物理类 | 523 | 437 | 86 | |
福建(本科批) | 历史类 | 494 | 431 | 63 |
物理类 | 523 | 449 | 74 | |
新疆(本科二批) | 单列类(选考外语)(文科) | 314 | 304 | 10 |
单列类(选考外语)(理科) | 286 | 262 | 24 | |
理科 | 358 | 262 | 96 | |
广东(本科批) | 物理类 | 517 | 442 | 75 |
历史类 | 495 | 428 | 67 | |
甘肃(本科批C段) | 历史类 | 537 | 421 | 116 |
物理类 | 442 | 370 | 72 | |
河南(本科一批) | 文科 | 538 | 521 | 17 |
理科 | 514 | 511 | 3 | |
浙江(平行录取一段) | 综合类 | 552 | 492 | 60 |
浙江(平行录取二段) | 综合类 | 488 | 269 | 219 |
辽宁(本科批) | 物理类 | 452 | 368 | 84 |
重庆(本科批) | 物理类 | 506 | 427 | 79 |
历史类 | 512 | 428 | 84 | |
湖南(本科批) | 物理类 | 493 | 422 | 71 |
历史类 | 506 | 438 | 68 | |
山西(本科二批A段) | 理科 | 455 | 418 | 37 |
文科 | 485 | 446 | 39 | |
云南(本科二批及预科) | 理科 | 441 | 420 | 21 |
陕西(本科二批) | 理科 | 448 | 372 | 76 |
文科 | 468 | 397 | 71 | |
北京(本科批) | 综合类 | 487 | 434 | 53 |
黑龙江(本科批) | 物理类 | 383 | 360 | 23 |
历史类 | 495 | 410 | 85 | |
海南(本科批) | 综合类 | 549 | 483 | 66 |
江苏(本科批) | 物理类 | 514 | 462 | 52 |
山东(普通类一段) | 综合类 | 486 | 444 | 42 |
天津(本科批A段) | 综合类 | 533 | 475 | 58 |
专业录取分及位次排名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西华师范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大学、四川省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南充。发轫于抗战初期内迁至四川省三台县办学的国立东北大学,抗战胜利后,国立东北大学迁回沈阳,留川师生于1946年在三台原校址创建私立川北农工学院,学校办学文脉由此发端。1949年,学校吸纳著名墨学专家伍非百先生创办的西山书院,更名为私立川北大学。1950年,学校与私立川北文学院合并,成立公立川北大学,由三台迁至南充办学,改称川北大学。1952年,学校合并川东教育学院(原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等院校的部分系科及教师,组建四川师范学院。1953年,原重庆师范学院部分系科师生并入四川师范学院。1956年,学校一分为二,一部分迁往成都;留在南充的部分更名为南充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更名为南充师范学院,1989年恢复“四川师范学院”校名,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华师范大学。
科研实力强劲。学校建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1个、四川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南充市重点实验室7个。拥有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3个、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4个、四川新型智库2个。建有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区域文化研究中心、蜀道文化研究中心等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西华师范大学体育文化研究基地、蜀道研究院、地方档案与文献研究中心、四川省落下闳研究中心、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四川党史党建研究中心、四川研学旅行发展研究中心等其他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建有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中心西南分中心、国家林业局竹资源培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熊猫主食竹保育示范基地、四川省组织修复材料工程技术中心、省级大学科技园等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机构。“十三五”以来,主持承担科研项目5679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国家级项目276项,省部级项目528项。发表论文14380篇,其中SCI、SSCI、A&HCI收录1718篇,CSSCI、CSCD收录1339篇,出版著作318部,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3部。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58项,其中全国科学大会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教育部优秀成果奖6项、农业农村部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和中华农业科技奖2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1项。授权国际发明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126项、实用新型专利171项。学校在大熊猫生态保护领域,创建了全球第一个大熊猫野外观测站,出版了全球第一部大熊猫生态学专著,牵头开展了首次全国大熊猫野外调查,促成了我国第一次野生动物保护国际合作,成立了全国首个大熊猫学院,被誉为“中国的熊猫大学”。学校领衔发现的“CWNU星团表”成为国际上首次以中国高校及科研院所名字命名编号大样本的天体星表。
猜你喜欢:
安徽高考430分左右物理类能上什么专科学校(2025好大学推荐)
甘肃高考190分左右物理类能上什么专科学校(2025好大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