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四川高考580分左右能报考上哪些大学(文科)

更新:2025-03-15 11:08:49 新高考网

2025年四川高考历史类580分左右(578分、579分、580分、581分、58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四川文科考生58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四川高考580分左右能报考上哪些大学(文科)

参考四川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四川高考分数线,四川文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529分。四川文科580分已经达到本一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一批次院校!

一、四川高考580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四川历史类58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四川大学(艺术类专业)(最低581分)、西南交通大学(最低579分)、四川农业大学(最低567分)、西南财经大学(中外合作)(最低566分)、西南医科大学(最低555分)。

省外:华中师范大学(最低582分)、江南大学(最低581分)、宁波大学(最低580分)、北京科技大学(最低579分)、南京师范大学(最低578分)。

二:四川历史类58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40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四川文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8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3446名到第3564名,共有119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四川历史类58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四川大学(艺术类专业)公办5813445本一
2西南交通大学公办5793727本一
3四川农业大学公办5675934本一
4西南财经大学(中外合作)公办5666181本一
5西南医科大学公办5559153本一

2、2025四川历史类58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湖南大学(艺术类专业)公办5823284本一
2华中师范大学公办5823284本一
3兰州大学(护理类专业)公办5813445本一
4江南大学公办5813445本一
5中国农业大学(中外合作)公办5803564本一
6宁波大学公办5803564本一
7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公办5793727本一
8北京科技大学公办5793727本一
9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公办5783879本一
10南京师范大学公办5783879本一

以上“2025年四川高考历史类58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四川录取线都在580分左右(共有140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四川历史类58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四川农业大学简介:

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现任党委书记庄天慧教授、校长吴德教授。

育人体系完备、条件优良。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是1976年以后全国首批恢复招收研究生的高校之一,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4万余人,其中:本科生3.6万余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9400余人。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20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省级一等奖33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篇、提名6篇。有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8门,省级一流课程(含示范课程)129门,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691项。学校是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所高校之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所高校之一、全省首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5所高校之一、全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俱乐部6所高校之一。

西南财经大学简介:

西南财经大学简介 西南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成都,有光华、柳林两校区,辖地2300余亩。校园湖光柳影,芳草绿树,翩翩学者,蔚为大观,是著名的“园林式院校”,实乃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黄浦浣花风雨长,光华柳林谱华章。历经江流潮涌的时代变迁,西南财经大学始终与国家民族共命运,始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栉风沐雨、奋进超越,培育了“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大学精神,奠定了“开放包容、求是创新”的学术底蕴,培养了“治国兴邦、奉献社会”的栋梁之才,铸就了“兴学报国、民族担当”的历史丰碑。

北京科技大学简介:

北京科技大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1895年北洋西学学堂创办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矿冶学科,1952年,学校由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著名大学的矿冶系科组建而成,名为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1960年,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并被批准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1997年5月,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学校成为首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4年,学校牵头的,以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为核心高校的“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选国家“2011计划”。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学校获批国防科工局、教育部共建高校。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建校七十余年来,学校逐步形成了“求实鼎新”的校训精神、“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和“追求卓越、勇于争先”的新时代北科精神新特质,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30余万人,其中许多人已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尤其是冶金、材料行业的栋梁和骨干。党和国家领导人罗干、刘淇、徐匡迪、黄孟复、范长龙、郭声琨、刘晓峰等都曾在校学习,另有47名校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大批校友走上中国一重、中国宝武、中国矿产资源、北汽、河钢等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重要领导岗位。学校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被誉为“钢铁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