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云南高考625分能报考上什么样的大学(理科)

更新:2025-03-26 15:47:36 新高考网

2025年云南高考物理类625分左右(623分、624分、625分、626分、62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云南理科考生62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云南高考625分能报考上什么样的大学(理科)

参考云南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云南高考分数线,云南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505分。云南理科625分已经达到本一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一批次院校!

一、云南高考62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云南物理类62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5所):

省外:华南理工大学(最低625分)、重庆大学(最低624分)、华中科技大学(最低623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最低622分)、四川大学(最低620分)。

二:云南物理类62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75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云南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62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3197名到第3345名,共有149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2025云南物理类62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公办6253345本一
2中山大学(民族班)公办6253345本一
3华南理工大学公办6253345本一
4重庆大学公办6243485本一
5武汉大学(民族班)公办6233606本一
6华中科技大学公办6233606本一
7华南理工大学公办6253345本一
8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办6223742本一
9大连理工大学(医工交叉专业)公办6204051本一
10四川大学公办6204051本一

以上“2025年云南高考物理类62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云南录取线都在625分左右(共有75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云南物理类62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管理委员会(简称“苏州校区管委会”)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统筹负责苏州校区日常事务的管理和协调,列入学校管理服务机构序列。苏州校区管委会按照学校党委关于“多校区联动、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布局和苏州校区建设发展的战略目标,代表学校全面统筹负责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中法学院、丝路学院、智慧治理学院等校区内教学科研机构和社会服务机构的管理工作。

华南理工大学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地处广州,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校园分为五山校区、大学城校区和广州国际校区,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获得单位。学校办学源远流长,最早可溯源至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世称“红色甲工”);正式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期,是新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在全国高校首开部省共建之先河;1995年进入“211工程”行列;2001年进入“985工程”行列;2017年进入“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行列,2023年跻身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150强。

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高等教育各类学生64万人,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位居全国高校和广东省高校前列,一大批毕业校友成为我国科技骨干、著名企业家和领导干部。学校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企业家的摇篮”“新能源汽车界的黄埔军校”,入选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10月,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现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三个学科入选第二轮“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12月、2021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航局先后签署协议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年、2023 年,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先后两次签署协议,三方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在7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南航人秉承“航空报国”的办学传统,遵循“团结、俭朴、唯实、创新”的优良校风,践行“智周万物,道济天下”的校训,栉风沐雨,砥砺奋进,不断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经、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现设有20个学院和220个科研机构,建有航空航天结构力学及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直升机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10个,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2个、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有本科专业64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32个、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1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博士后流动站17个。现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