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高考物理类500分左右(498分、499分、500分、501分、50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山西理科考生50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山西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山西高考分数线,山西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506分,本二批分数线为418分。山西理科500分已经达到本二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二批次院校!
2025年山西物理类50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山西师范大学(B)(最低502分)、太原工业学院(B)(最低497分)、山西医科大学(最低490分)、山西财经大学(B)(最低489分)、山西中医药大学(最低480分)。
省外:西安财经大学(最低502分)、山东财经大学(最低501分)、上海体育大学(最低500分)、西华大学(最低499分)、郑州轻工业大学(最低498分)。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山西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0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46931名到第47481名,共有551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山西物理类50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山西师范大学(B) | 公办 | 502 | 46377 | 本一B |
2 | 太原工业学院(B) | 公办 | 497 | 49144 | 本一B |
3 | 山西医科大学 | 公办 | 490 | 53194 | 本二A |
4 | 山西财经大学(B) | 公办 | 489 | 53752 | 本一B |
5 | 山西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480 | 59178 | 本二A |
2、2025山西物理类50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河南理工大学 | 公办 | 502 | 46377 | 本二A |
2 | 西安财经大学 | 公办 | 502 | 46377 | 本二A |
3 | 河北师范大学 | 公办 | 501 | 46930 | 本二A |
4 | 山东财经大学 | 公办 | 501 | 46930 | 本二A |
5 | 浙江科技大学 | 公办 | 500 | 47481 | 本二A |
6 | 上海体育大学 | 公办 | 500 | 47481 | 本二A |
7 | 南通大学 | 公办 | 499 | 48052 | 本二A |
8 | 西华大学 | 公办 | 499 | 48052 | 本二A |
9 | 武汉轻工大学 | 公办 | 498 | 48575 | 本二A |
10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公办 | 498 | 48575 | 本二A |
以上“2025年山西高考物理类50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山西录取线都在500分左右(共有187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河北师范大学简介:
河北师范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骨干大学,河北省“双一流”建设一层次高校。学校起源于1902年创建于北京的顺天府学堂和1906年创建于天津的北洋女师范学堂,具有120多年的发展历史和光荣的办学传统。1996年6月,原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学院与创建于1952年的河北教育学院、创建于1984年的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共建河北师范大学。
2011年,学校整体迁入新校区办学。新校区占地1829亩,馆藏图书33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70余个。在校本科生24936人、硕士研究生5870人、博士研究生644人,成人教育学生11198人。设有23个学院(系),1个独立学院(汇华学院)。
西华大学简介:
西华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优先培育高校。现有郫都、宜宾、彭州、人南、易三仓(泰国)五个校区,占地面积近4000亩,全日制在校学生4.1万余人。学校入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是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全国易班共建示范高校,具有面向港澳台地区招生资格、面向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
学科专业齐全,彰显特色优势。学校设有21个学院,共有99个本科专业(其中75个专业在2024年招生),获批16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立项建设,拥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9个,省级示范专业、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等20余个。获批教育部新工科项目、新农科项目、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400余个。学校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历经60余年本科教育和近40年研究生教育的办学积淀,拥有工、理、管、法、经、艺、文、教、农、交叉学科10个学科门类,3个四川省“双一流”贡嘎计划建设学科、8个省级重点学科,3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推进以“现代农机”为牵引、以“大机械”“大食品”为基础的学科群协同发展,推动形成跨学科、大融合发展新格局。
武汉轻工大学简介:
武汉轻工大学创建于1951年,位于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湖北省武汉市,是全国最早培养粮食行业专门人才的学校,先后隶属于原国家粮食部、商业部、国内贸易部,1998年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高校、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湖北省第一批本科招生高校。学校舍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06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96万余册,数据库53种,电子图书234万余册,电子期刊50万余册,拥有7个优势特色学科相关数据库和机构知识库平台,是湖北省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和湖北省自动化水平优秀级图书馆。
学校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能力,是全国粮食、生命科学、畜牧饲料、水产等行业的重要科创基地。近年来,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900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00余项;出版著作、教材900余部;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3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6项。获授权专利28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200余项。学校紧密对接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需求以及“现代农产品加工”等湖北省万亿级支柱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充分利用学校学科及科研优势,当好行业科技“排头兵”、产业政策“智囊团”和企业发展“助推器”,攻克了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产出了一批政策价值较高、被政府部门采纳的优质智库成果,培植了一批全国知名的粮油食品饲料品牌,扶持了一批地方特色富农产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行业科技进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评为“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湖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优秀组织单位”“首批国家粮食技术转移机构”“首批湖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先进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