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河南高考575分能报考上哪些大学(文科)

更新:2025-01-26 09:55:08 新高考网

2025年河南高考历史类575分左右(573分、574分、575分、576分、57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河南文科考生57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河南高考575分能报考上哪些大学(文科)

参考河南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河南高考分数线,河南文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521分。河南文科575分已经达到本一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一批次院校!

一、河南高考575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河南历史类57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7所):

省内:郑州大学(中外合作)(最低570分)、河南大学(最低570分)。

省外:兰州大学(医护类)(最低577分)、中国传媒大学(较高收费)(最低576分)、长安大学(最低575分)、宁夏大学(最低574分)、西南财经大学(最低573分)。

二:河南历史类57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39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河南文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7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5469名到第5676名,共有208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河南历史类57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郑州大学(中外合作)公办5706767本一
2河南大学公办5706767本一

2、2025河南历史类57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上海大学(较高收费)公办5775265本一
2兰州大学(医护类)公办5775265本一
3哈尔滨工程大学公办5765468本一
4中国传媒大学(较高收费)公办5765468本一
5北京体育大学公办5755676本一
6长安大学公办5755676本一
7云南大学公办5745879本一
8宁夏大学公办5745879本一
9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公办5736088本一
10西南财经大学公办5736088本一

以上“2025年河南高考历史类57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河南录取线都在575分左右(共有139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河南历史类57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哈尔滨工程大学简介:

学校是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96年被确定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11年被确定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学校坚持“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办学方略,为我国船舶工业、核工业、国防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我国船海核领域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注:信息来源单位:党政办公室 最后更新时间:2024年4月

北京体育大学简介:

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1953年,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是全国重点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具有光荣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办学基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隶属国家体育总局。学校位于海淀区信息路,占地面积7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1万平方米,共拥有室内外训练场馆近100个。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课题)20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专项3项、主动健康与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3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获奖270余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创刊于1966年,现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来源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人文社会科学)”、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武汉大学RCCSE权威期刊。《体育运动科学(英文)》)(Journal of Science in Sport and Exercise)SSEJ创办于2019年,是由国家体育总局主管、北京体育大学主办的体育科学领域的英文学术期刊。

宁夏大学简介:

宁夏大学是教育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尚德、勤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弘扬“不怕困难,不畏风寒;根深叶茂,本固枝荣”的“沙枣树精神”,艰苦创业,负重拼搏,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特别是近年来,学校抢抓省部共建、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双一流”建设、“部区合建”等历史性机遇,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着力提高办学质量,不断促进内涵发展,现已成为一所理、工、农、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