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要考多少分才能上?
2024年武汉大学最容易考上的是陕西省(国家专项计划本科一批理科)考生,录取最低分数线是511分(分差36分);最难考上的是海南省(本科批)考生,录取最低分数线是793分(分差310分)。
2025年高考要考上武汉大学:
1、湖北(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624分、历史类624分能上。
2、云南(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606分、历史类609分能上。
3、天津(本科批)考生预测630分能上。
4、贵州(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626分、历史类642分能上。
5、广东(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605分、历史类629分能上。
其它省份预测,详见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究竟2025年需要考多少分能上武汉大学?今年好不好考?比去年难还是更容易,以下为2024年武汉大学多少分可以被录取的最低分数线,可对比参考。
招生省份(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分差 |
---|---|---|---|---|
湖北(本科批) | 国家专项计划(历史类) | 623 | 432 | 191 |
国家专项计划(物理类) | 623 | 437 | 186 | |
历史类 | 623 | 432 | 191 | |
物理类 | 641 | 437 | 204 | |
民族班(物理类) | 635 | 437 | 198 | |
云南(本科一批) | 定向西藏(理科) | 616 | 505 | 111 |
民族班(理科) | 623 | 505 | 118 | |
艺术类专业(文科) | 610 | 550 | 60 | |
文科 | 653 | 550 | 103 | |
理科 | 654 | 505 | 149 | |
云南(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理科 | 603 | - | - |
文科 | 649 | - | - | |
安徽(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物理类 | 651 | - | - |
历史类 | 644 | - | - | |
安徽(本科提前批) | 历史类 | 646 | - | - |
安徽(本科批) | 历史类 | 644 | 462 | 182 |
物理类 | 658 | 465 | 193 | |
护理学(物理类) | 611 | 465 | 146 | |
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 | 625 | 465 | 160 | |
福建(本科批) | 中外合作(物理类) | 619 | 449 | 170 |
历史类 | 632 | 431 | 201 | |
物理类 | 659 | 449 | 210 | |
艺术学门类(历史类) | 601 | 431 | 170 | |
广西(本科批) | 物理类 | 562 | 371 | 191 |
历史类 | 613 | 400 | 213 | |
重庆(本科提前批B段) | 历史类 | 600 | - | - |
国家专项计划(物理类) | 631 | - | - | |
重庆(本科批) | 历史类 | 637 | 428 | 209 |
物理类 | 638 | 427 | 211 | |
河南(本科一批) | 特殊类(文科) | 591 | 521 | 70 |
特殊类(理科) | 641 | 511 | 130 | |
文科 | 622 | 521 | 101 | |
理科 | 652 | 511 | 141 | |
医护类(理科) | 589 | 511 | 78 | |
医护类(文科) | 591 | 521 | 70 | |
其他单列(理科) | 621 | 511 | 110 | |
较高收费(理科) | 603 | 511 | 92 | |
天津(本科批A段) | 综合类 | 629 | 475 | 154 |
广东(本科批) | 历史类 | 631 | 428 | 203 |
物理类 | 630 | 442 | 188 | |
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 | 603 | 442 | 161 | |
公共卫生类(物理类) | 623 | 442 | 181 | |
广东(本科提前批) | 非军检,面试(历史类) | 630 | - | - |
江西(本科批) | 物理类 | 593 | 448 | 145 |
历史类 | 599 | 463 | 136 | |
国家专项计划(物理类) | 621 | 448 | 173 | |
国家专项计划(历史类) | 631 | 463 | 168 | |
山西(本科一批A段) | 文科 | 616 | 516 | 100 |
理科 | 639 | 506 | 133 | |
内蒙古(本科一批) | 理科 | 639 | 471 | 168 |
文科 | 608 | 478 | 130 | |
甘肃(本科批C段) | 国家专项计划(物理类) | 599 | 370 | 229 |
国家专项计划(历史类) | 630 | 421 | 209 | |
民族班(历史类) | 615 | 421 | 194 | |
民族班(物理类) | 614 | 370 | 244 | |
单设投档特殊专业(物理类) | 632 | 370 | 262 | |
物理类 | 632 | 370 | 262 | |
历史类 | 635 | 421 | 214 | |
河北(本科提前批B段) | 国家专项计划(物理类) | 618 | - | - |
国家专项计划(历史类) | 644 | - | - | |
河北(本科批) | 历史类 | 647 | 449 | 198 |
物理类 | 637 | 448 | 189 | |
北京(本科批) | 综合类 | 657 | 434 | 223 |
中外合作办学(综合类) | 629 | 434 | 195 | |
北京(本科提前批A段) | 综合类 | 651 | - | - |
江苏(本科提前批) | 历史类 | 633 | - | - |
江苏(本科批) | 物理类 | 645 | 462 | 183 |
历史类 | 634 | 478 | 156 | |
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 | 622 | 462 | 160 | |
新疆(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 南疆单列(文科) | 571 | 425 | 146 |
南疆单列(理科) | 508 | 390 | 118 | |
国家及地方专项(理科) | 541 | 390 | 151 | |
新疆(本科一批) | 理科 | 589 | 390 | 199 |
文科 | 575 | 425 | 150 | |
贵州(本科批) | 民族班(物理类) | 637 | 380 | 257 |
国家专项计划(物理类) | 626 | 380 | 246 | |
国家专项计划(历史类) | 645 | 442 | 203 | |
定向西藏(物理类) | 632 | 380 | 252 | |
物理类 | 639 | 380 | 259 | |
历史类 | 643 | 442 | 201 | |
湖南(本科批) | 物理类 | 643 | 422 | 221 |
历史类 | 627 | 438 | 189 | |
国家专项计划(物理类) | 626 | 422 | 204 | |
国家专项计划(历史类) | 625 | 438 | 187 | |
浙江(平行录取一段) | 中外合作办学(综合类) | 654 | 492 | 162 |
综合类 | 663 | 492 | 171 | |
海南(本科批) | 综合类 | 729 | 483 | 246 |
青海(本科一段) | 理科 | 574 | 343 | 231 |
文科 | 576 | 411 | 165 | |
黑龙江(本科批) | 物理类 | 651 | 360 | 291 |
历史类 | 647 | 410 | 237 | |
陕西(本科一批) | 国家专项计划(理科) | 511 | 475 | 36 |
国家专项计划(文科) | 612 | 488 | 124 | |
文科 | 613 | 488 | 125 | |
理科 | 644 | 475 | 169 | |
四川(本科一批) | 护理学(文科) | 583 | 529 | 54 |
护理学(理科) | 601 | 539 | 62 | |
理科 | 662 | 539 | 123 | |
文科 | 618 | 529 | 89 |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药学类(理科) | 637 | 539 | 98 | |
民族班(理科) | 627 | 539 | 88 | |
西藏定向(理科) | 622 | 539 | 83 | |
四川(本科提前批) | 文科 | 616 | - | - |
辽宁(本科批) | 历史类 | 647 | 400 | 247 |
物理类 | 665 | 368 | 297 | |
辽宁(本科提前批) | 历史类 | 638 | - | - |
宁夏(本科一批) | 民族班(理科) | 507 | 432 | 75 |
文科 | 605 | 496 | 109 | |
理科 | 511 | 432 | 79 | |
上海(本科批) | 综合类 | 570 | 403 | 167 |
山东(普通类一段) | 综合类 | 645 | 444 | 201 |
专业录取分及位次排名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
求知在武大,成才在珞珈。武汉大学率先提出“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的新理念,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积极探索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70余万各类人才,仅两院院士就有100余人,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