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考165分理科能上什么专科学校(2025好大学推荐)

更新:2025-02-28 17:15:25 新高考网

2025年青海高考物理类165分左右(163分、164分、165分、166分、16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青海理科考生16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青海高考165分理科能上什么专科学校(2025好大学推荐)

参考青海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青海高考分数线,青海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343分,本二批分数线为325分,专科批分数线为150分。青海理科165分已经达到专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专科批次院校!

一、青海高考16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青海物理类16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5所):

省外: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最低167分)、自贡职业技术学院(最低166分)、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最低163分)、广东南方职业学院(最低161分)、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最低160分)。

二:青海物理类16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2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青海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16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32442名到第32444名,共有3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2025青海物理类16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公办16732432专科
2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公办16732432专科
3陕西服装工程学院民办16632441专科
4自贡职业技术学院民办16632441专科
5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民办16332450专科
6私立华联学院民办16132461专科
7广东南方职业学院民办16132461专科
8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民办16032464专科
9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民办15832470专科
10兰州外语职业学院民办15632473专科

以上“2025年青海高考物理类16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青海录取线都在165分左右(共有12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青海物理类16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是2011年1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由原广播电视大学、师范、卫校、技校、内蒙电大分校、左旗中职、开发区职中、业余体校等8所学校合并组建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2023年全盟中职资源整合,又将学院中职部、右旗职教中心和额旗职业中学合并组建阿拉善盟中等职业学校,由学院实行集团化办学管理。学院秉承“立足地方、以人为本、崇尚品位、彰显特色”的办学理念,“立足阿拉善、服务内蒙古、扎根西北边疆、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小而精、精而特、特而优”的发展路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着力服务办好“两件大事”,聚焦自治区及阿拉善重点产业链和边境地区社会事业,对标“双高”校建设标准,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积极推进中高职全日制学历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社会培训“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形成了与全盟及周边地区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专业设置和布局。

艺术系:重点建设系部,已建成盟级职工创新工作室2个,名师带徒工作室3个,全国民族舞蹈培训基地1个,手工地毯织造工作室1个,现有民族表演艺术、学前教育、雕刻艺术、工艺美术4个专业。

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核准备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举办的广西唯一一所自然资源类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坐落在有“广西第二大学城”之称,首府南宁“后花园”之美誉的中国—东盟南宁空港经济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34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134人;正高级职称4人,高级职称45人,中级职称76人。国家技能大师1人、广西技术能手1人,还常年聘请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和顾问。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简介: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成立于2011年,是一所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下设信息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医药健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及中职部等8个二级学院,开设66个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2000余人。2014年跻身万人学府,2018年通过教育部组织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建校12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一直保持在98%以上,为社会输送近4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科技引领服务社会学校坚持教学与科研并举,提升学科水平与增强服务能力相结合,在科学研究、技术推广、成果转化、社会服务、对口支援、扶贫和面向社会的人才培养培训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截止2023年底,全校获立项各级科研项目225项,其中省市级项目121项,学会(协会)类项目104项。获授权专利及计算机软著共205件,其中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专利86件、外观专利38件、计算机软著76件。开展企业服务项目共164项,横向课题 24项。就业创业双轮驱动学校投入50万元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建有“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校级专项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及“二级学院工作室”,面积共5998平方米,先后入驻130个学生创业团队,680名学生以此为平台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学校下设的创业学院拥有一支43人具有人社部创业培训师资证书的师资队伍。已开办SYB创业培训班学员班268期,7237学生获得由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发的创业培训合格证书,通过率为95.6%。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形式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迄今累计斩获国家级铜奖、省级金奖、省级铜奖、省级季军等数十项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