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西高考历史类500分左右(498分、499分、500分、501分、50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广西历史类考生50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广西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广西高考分数线,广西历史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00分。广西历史类50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广西历史类50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玉林师范学院(最低502分)、玉林师范学院(最低501分)、广西民族大学(最低499分)、南宁师范大学(最低498分)、广西医科大学(最低497分)。
省外:江西中医药大学(最低502分)、福建中医药大学(最低501分)、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最低500分)、天津商业大学(最低499分)、河南农业大学(最低498分)。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广西历史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0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16080名到第16318名,共有239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广西历史类50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玉林师范学院 | 公办 | 502 | 15824 | 本科 |
2 | 玉林师范学院 | 公办 | 501 | 16079 | 本科 |
3 | 广西民族大学 | 公办 | 499 | 16582 | 本科 |
4 | 南宁师范大学 | 公办 | 498 | 16844 | 本科 |
5 | 广西医科大学 | 公办 | 497 | 17054 | 本科 |
2、2025广西历史类50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东北财经大学 | 公办 | 502 | 15824 | 本科 |
2 | 江西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502 | 15824 | 本科 |
3 | 苏州城市学院 | 公办 | 501 | 16079 | 本科 |
4 | 福建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501 | 16079 | 本科 |
5 | 湖南文理学院 | 公办 | 500 | 16318 | 本科 |
6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公办 | 500 | 16318 | 本科 |
7 | 南京工程学院 | 公办 | 499 | 16582 | 本科 |
8 | 天津商业大学 | 公办 | 499 | 16582 | 本科 |
9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498 | 16844 | 本科 |
10 | 河南农业大学 | 公办 | 498 | 16844 | 本科 |
以上“2025年广西高考历史类50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广西录取线都在500分左右(共有206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福建中医药大学简介:
福建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创办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两次入选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是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福建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学校是内地第一所招收台湾学生、最早一批招收外国留学生的中医药院校,现已形成博士、硕士、学士、短期进修等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对外对台港澳教育格局,在美国、澳大利亚、东南亚及台港澳地区的校友已成为当地中医药界的骨干力量;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高等院校、科研医疗机构和学术团体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校率先建立了福建省第一个海外中医药中心——“中国—菲律宾中医药中心”;获批福建省医学类相关专业首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护理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持续打造对外对台交流活动品牌项目,举办了十五届“海峡两岸中医药学术交流研讨会”、十四届“海峡两岸中医药传统文化研习营”、3期“‘海丝’中医健康大讲坛”。
南京工程学院简介:
南京工程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深厚工科底蕴、鲜明应用特色的江苏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CDIO工程教育改革”首批试点高校,国家机电控制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全国产学研合作典型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全国高等学校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应用型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江苏省高教学会应用型本科院校研究会理事长单位。2011年,入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位于南京江宁方山风景区,占地近3000亩,办学条件优越。现有19个教育教学单位,全日制在校生2.4万余名,其中硕士研究生1000余名。现有教职工21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名,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占比45.42%,具有高级职称专业教师占比55.18%。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省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245人次,拥有江苏“六大人才高峰”创新团队、江苏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等省级人才团队13个。
河南农业大学简介:
筚路蓝缕,栉风沐雨,河南农业大学走过120余年的办学历程,见证了河南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历史,见证了河南近现代农业教育的历史。学校源自1902年创办的河南大学堂,1912年改办为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27年与中州大学、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合并为国立第五中山大学,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重新独立建制更名为河南农学院,1984年更名为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成为农业农村部与地方省政府共建的第一所省属农业高校。2012年成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省政府共建高校。2013年学校牵头的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首批“2011计划”。2020年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2021年入选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工程高校。
学校建有郑州文化路校区、龙子湖校区和许昌校区,占地面积264.83万m²。建有两地三校区互联、全方位覆盖的信息网络环境,以及数字化校园综合应用信息共享平台。设有农、工、理、经、管、法、文、医、教、艺10大学科门类。学校现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学科,4个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1个河南省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学科(群),1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ESI全球前1%学科。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9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在校生3389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36人,硕士研究生4854人,本科生28506人。学校在职教职员工262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979人,博士学位143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各级各类人才123人。先后获评河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高校、全国就业50强高校、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高校、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