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人文学院都有什么专业?
长春人文学院开设的专业有:城市管理、养老服务管理、护理学、融合教育、法学、金融学、汉语国际教育、国际商务、网络工程、影视摄影与制作、广告学、舞蹈学等共44个专业。
长春人文学院院系专业设置一览表(专业目录):
学院 | 专业 |
---|---|
社会福祉学院 | 城市管理 应用心理学 社会工作 |
健康福祉学院 | 养老服务管理 健康服务与管理 康复治疗学 中药资源与开发 |
护理福祉学院 | 护理学 |
儿童福祉学院 | 融合教育 学前教育 |
法学院 | 法学 |
商学院 | 金融学 会计学 工商管理 |
文学院 |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言文学 |
国际学院 | 国际商务 朝鲜语 翻译 商务英语 俄语 英语 日语 |
理工学院 | 网络工程 数学与应用数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 汽车服务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传媒学院 | 影视摄影与制作 播音与主持艺术 广播电视编导 |
美术与设计学院 | 广告学 美术学 环境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 视觉传达设计 |
音乐舞蹈戏剧学院 | 舞蹈学 表演 舞蹈编导 音乐学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大学外语教研部 | |
公共体育教研部 | |
公共计算机教研部 |
长春人文学院简介:
长春人文学院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于1988年,历经吉林国际语言文化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两个办学阶段。2020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转设更名为长春人文学院,至今已有36年的办学历史。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穆树源教授为董事长,博士生导师张兴海教授为校长,付宏政研究员为党委书记。
学校始终站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高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首开中国福祉教育先河,把老年福祉教育作为重要抓手。2008年中国社会化养老东北教育基地落户学校。2010年率先在全国成立福祉学院,开设福祉方向本科教育,投资修建了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福祉实验大楼;学校制订了《创建福祉事业规划纲要》,构建了福祉本科教育、福祉研究、社会化养老实训基地、福祉从业人员培训基地、社会化养老培训中心和文化传播“六位一体”的养老事业模式。2019年,社会工作专业纳入国家“双万计划”被评为吉林省一流本科教育专业;“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群”被评为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专业群。同年9月,全国首家“护理与照护教育实践基地”在学校设立,在解决老年健康与护理照护等方面,迈出了实质性和关键性步伐。2020年,学校参与吉林省新基建“761”工程方案实施计划,依托智慧康养创新实验室的5G传输技术,承担“吉林省(通化市)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云平台”重点专项与建设。目前,学校已成为吉林省乃至全国福祉养老事业发展的“智囊团”“思想库”和“人才输送基地”,初步形成了“医养结合”“医护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格局,走在了全国高等教育健康福祉人才培养领域前列。“福祉学”已经成为吉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在此基础上,学校与长春中医药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为福祉专业建设发展提供有力保证。2022年12月,学校被确定为“吉林省高校休闲康养产业学院协作体”的牵头单位。“休闲康养现代产业学院”被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评为第二批省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同时,还获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培育项目。学校以休闲康养、康复健康、养老服务、中药保健等四个方向为突破口,发挥福祉专业优势、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和智力优势,加快促进产学研的融合与衔接,为全省休闲康养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厚植了福祉教育的内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