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青海招生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5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西南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青海省招生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青海招生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5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西南大学(434分)、成都工业学院(364分)、闽南师范大学(347分)、江西农业大学(343分)、厦门大学嘉庚学院(324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西南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本科一批 | 434 |
2 | 成都工业学院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本科一批 | 364 |
3 | 闽南师范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本科一批 | 347 |
4 | 江西农业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本科一批 | 343 |
5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本科二批 | 324 |
1、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现任党委书记张卫国教授、校长王进军教授。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与美、加、泰、日、韩、越、澳、俄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2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建有1个中外合作办学非独立法人机构、6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7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4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8个海外国际中文教育机构、1个境外办学平台、1个境外办学项目。
2、闽南师范大学
闽南师范大学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成立于1958年春。1963年,国务院批准成立福建第二师范学院,由此开启本科教育之扉。1986年原国家教委批准复办福建第二师范学院,并更名为漳州师范学院。199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顺利通过教育部首批师范院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3年被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7年被列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2008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3年4月,更名为闽南师范大学。2016年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被确定为福建省2018-2020年博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立项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9月,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全票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2年成为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2023年,完成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与欧美、澳新、日韩、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台地区的80余所高校建立友好稳定的合作关系。学校具备福建省政府奖学金、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招生资质,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至今已招收来自美国、俄罗斯、叙利亚、菲律宾、喀麦隆等40多个国家的300余名留学生来校学习深造。学校大力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落地,是“中美人才培养计划”“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SEC)项目”的中方成员单位,与英国萨塞克斯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阿德莱德大学,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等高水平大学举办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与全球50余所高校开展学分互认、国际课程、硕士预科、交换访学等项目,为本校和国内学生提供赴海外留学新渠道。
3、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为优势、以生物技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有特色高水平农业大学。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是江西省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是农业农村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学校位于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占地面积1.6万亩。校园风景秀丽,景色宜人。
学校育人体系完备。现设有17个学院,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6万人。学科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教、艺等9大门类。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61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4个江西省一流学科,11个省级一流专业,1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专业。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4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