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附分数线)

更新:2025-03-19 11:38:02 新高考网

河南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河南招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57所。在本省,有5所高校开设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郑州轻工业大学;而在省外,有53所高校面向河南省招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

河南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附分数线)

一、河南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河南省招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河南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河南本省开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5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郑州轻工业大学(550分)、河南财政金融学院(495分)、郑州工程技术学院(485分)、周口师范学院(482分)、黄河交通学院(民办)(431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郑州轻工业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一批550
2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二批495
3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二批485
4周口师范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二批482
5黄河交通学院(民办)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二批431

2、河南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河南招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53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619分)、河海大学(618分)、南京邮电大学(613分)、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606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605分)、中国传媒大学(604分)、重庆邮电大学(600分)、西安邮电大学(595分)、江苏大学(594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587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一批619
2河海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一批618
3南京邮电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一批613
4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一批606
5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一批605
6中国传媒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一批604
7重庆邮电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一批600
8西安邮电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一批595
9江苏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一批594
1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一批587
...
44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原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二批457
45武昌理工学院(民办)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二批451
46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独立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二批449
47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独立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二批442
48厦门工学院(民办)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二批436
49广州软件学院(原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二批431
50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民办)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二批430
51辽宁理工学院(民办)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二批426
52长春建筑学院(民办)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二批425
53沈阳科技学院(民办)智能科学与技术本二批425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河南省招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河南招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学简介

1、郑州轻工业大学

郑州轻工业大学创建于1977年,原隶属于国家轻工业部,1998年转隶河南省人民政府。学校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烟草专卖局共建高校、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河南省国际化特色试点高校。学校牢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为之则易、不为则难”的校训精神和“朴实、务实、扎实”的校风,扎根中原大地,发挥优势特色,为国家、地方和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学校现有科学校区、东风校区和禹州实习实训基地,占地面积2200余亩。有教职工230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30000余人。各类中外文纸质图书245万册,电子图书861万册,建有“全国示范数字档案室”,获评河南省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

科技创新工作成效显著。建有以“冷链食品加工与安全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信部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为代表的67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近年来,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3800余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6项、省部级奖励160余项。近五年,主持获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数量居省内高校第三位。连续四年获得全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100强。

2、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学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895年成立的北洋大学工学院采矿冶金科,1938年迁并于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57年并入西安交通大学,1958年从西安交通大学分出成立西安矿业学院,是当时隶属原煤炭工业部仅有的2所5年制本科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划转陕西省。1999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学院,2003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

学校现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工程管理、工商管理(MBA)、会计(MPAcc)、应用统计、翻译、国际中文教育等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0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地矿、安全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以工科为主体,工、理、文、管、法、经、教、交叉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全日制在校生2.6万人。

3、海南大学

办学条件优良。现有海甸校区、儋州校区、观澜湖校区、崖州湾科教园、城西科教园,分布在海口、三亚、儋州等地,校园占地面积6192亩,环境典雅大方、阳光温馨,具有浓厚人文气息和浓郁热带风情。学校教学科研支撑体系完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校舍建筑面积164万平方米,高标准科研试验基地3500余亩。

社会服务彰显担当。成立社会服务研究院、海南大学科技园,共建新药筛选及评价平台、三亚南繁研究院、三亚研究院、海洋科学试验中心、保亭研究院、塔岭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等。已建立41个科技小院,其中4个科技小院被中国农技协评选为“最美科技小院”。获批成立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海南省东坡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入选2022年度“中国智库索引(CTTI)高校智库百强榜”,获评A等级智库。

相关推荐: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有哪些(最新排名榜一览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