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金融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安徽招生金融学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32所。在本省,有10所高校开设了金融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安徽大学;而在省外,有130所高校面向安徽省招生金融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华东师范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安徽省招生金融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安徽本省开设金融学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0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安徽大学(592分)、安徽农业大学(546分)、安徽理工大学(530分)、安徽工业大学(511分)、合肥学院(510分)、安徽财经大学(509分)、铜陵学院(482分)、合肥经济学院(445分)、马鞍山学院(441分)、蚌埠工商学院(437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安徽大学 | 金融学 | 本一批 | 592 |
2 | 安徽农业大学 | 金融学 | 本一批 | 546 |
3 | 安徽理工大学 | 金融学 | 本一批 | 530 |
4 | 安徽工业大学 | 金融学 | 本一批 | 511 |
5 | 合肥学院 | 金融学 | 本一批 | 510 |
6 | 安徽财经大学 | 金融学 | 本一批 | 509 |
7 | 铜陵学院 | 金融学 | 本一批 | 482 |
8 | 合肥经济学院 | 金融学 | 本二批 | 445 |
9 | 马鞍山学院 | 金融学 | 本二批 | 441 |
10 | 蚌埠工商学院 | 金融学 | 本二批 | 437 |
在安徽招生金融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30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华东师范大学(649分)、电子科技大学(648分)、上海财经大学(645分)、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639分)、湖南大学(633分)、西南财经大学(620分)、中央财经大学(624分)、南京师范大学(619分)、北京外国语大学(618分)、江南大学(606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华东师范大学 | 金融学 | 本一批 | 649 |
2 | 电子科技大学 | 金融学 | 本一批 | 648 |
3 | 上海财经大学 | 金融学 | 本一批 | 645 |
4 |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 金融学 | 本一批 | 639 |
5 | 湖南大学 | 金融学 | 本一批 | 633 |
6 | 西南财经大学 | 金融学 | 本一批 | 630 |
7 | 中央财经大学 | 金融学 | 本一批 | 624 |
8 | 西南财经大学 | 金融学 | 本一批 | 620 |
9 | 南京师范大学 | 金融学 | 本一批 | 619 |
10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金融学 | 本一批 | 618 | ... |
121 | 吉林外国语大学 | 金融学 | 本二批 | 440 |
122 | 新疆财经大学 | 金融学 | 本二批 | 440 |
123 |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 金融学 | 本二批 | 439 |
124 | 温州商学院 | 金融学 | 本二批 | 439 |
125 | 上海杉达学院 | 金融学 | 本二批 | 438 |
126 | 厦门华厦学院 | 金融学 | 本二批 | 435 |
127 | 广州南方学院 | 金融学 | 本二批 | 433 |
128 |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 金融学 | 本二批 | 433 |
129 |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 金融学 | 本二批 | 427 |
130 | 西安欧亚学院 | 金融学 | 本二批 | 427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安徽省招生金融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蚌埠工商学院
蚌埠工商学院,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跨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六大学科门类的本科院校。学校成立于2003年6月,前身为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是一所由安徽财经大学举办的全日制本科层次独立学院。学校2012年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2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转设为蚌埠工商学院。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83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9%;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比76%;双师型教师占比近20%;多名教师拥有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985高校教育背景及澳洲悉尼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英国约克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海外留学经历;拥有5位省级教学名师、3位省级线上教学名师、13个省级教学团队、17位省级教坛新秀、3位省级线上教学新秀。现有在校生9300人,建校以来共向社会输送了近20000名毕业生。
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是湖南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办学前身之一是1958年在长沙成立的湖南林学院。1963年,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的亲切关怀下,湖南林学院迁至广州与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林学系合并,成立中南林学院。陶铸同志亲自为学校确定校址,勾画蓝图,并题写了校名。1970年,中南林学院与华南农学院合并,成立广东农林学院。1974年,学校从广州搬迁到湖南省溆浦县并更名为湖南林学院;1975年,学校在溆浦正式开学上课。1978年学校恢复中南林学院校名,直属原国家林业部管理。1983年学校全部迁往湖南省株洲市办学。2000年,原湖南林业学校和湖南林业技工学校并入中南林学院,学校转为湖南省和原国家林业部共建。2003年,湖南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并入中南林学院,学校办学主体迁往长沙,实现了历史性回归。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学校与原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3、西安石油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是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切关怀、倡导创立,最早建设、长期布局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唯一一所以石油石化为特色的多科性普通高等学校。办学历程可追溯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燃料工业部石油总局举办的兰州测绘钻井训练班。
学校学科专业特色鲜明,涵盖理工经管文法教艺八个门类,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完整。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获评“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有1个陕西省一流学科、7个省级优势学科、1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建设项目。学校设有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学校开设59个本科专业,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5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5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名牌专业5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10个。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院校”资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