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综合类大学有哪些?排名怎么样?
广西综合类大学一共20所,其中广西最好的综合类大学排名依次是:广西大学(排名第1)、北部湾大学(排名第2)、百色学院(排名第3)、河池学院(排名第4)、梧州学院(排名第5)。
以下为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新高考网)将这些院校在本省(广西省)的最低录取分进行排序,得出的广西综合类大学排行榜,供2025年考生参考!
1、广西综合类一本二本院校排名榜一览表(附2024物理类录取分数线)
排名 | 学校名称 | 类型 | 2024最低分 | 级别 | 性质 | 办学层次 |
---|---|---|---|---|---|---|
1 | 广西大学 | 综合 | 585 | 本科 | 公办 | 211,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 | 北部湾大学 | 综合 | 493 | 本科 | 公办 | 省属,研究生院 |
3 | 百色学院 | 综合 | 462 | 本科 | 公办 | |
4 | 河池学院 | 综合 | 457 | 本科 | 公办 | 省属 |
5 | 梧州学院 | 综合 | 455 | 本科 | 公办 | |
6 | 贺州学院 | 综合 | 444 | 本科 | 公办 | 省属 |
7 | 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 | 综合 | 425 | 本科 | 民办 | |
8 | 南宁职业技术大学 | 综合 | 420 | 本科 | 公办 | 省属 |
9 | 柳州职业技术大学 | 综合 | 416 | 本科 | 公办 | |
10 | 桂林学院 | 综合 | 397 | 本科 | 民办 | |
11 |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 综合 | 371 | 本科 | 民办 |
2、广西综合类大专院校排名榜一览表(附2024物理类录取分数线)
排名 | 学校名称 | 类型 | 2024最低分 | 级别 | 性质 | 办学层次 |
---|---|---|---|---|---|---|
1 |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 综合 | 342 | 专科 | 公办 | 省属 |
2 |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 综合 | 289 | 专科 | 公办 | 省属 |
3 | 广西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 综合 | 283 | 专科 | 公办 | 省属 |
4 | 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 综合 | 279 | 专科 | 公办 | 省属 |
5 | 北海职业学院 | 综合 | 279 | 专科 | 公办 | 省属 |
6 | 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 | 综合 | 200 | 专科 | 民办 | |
7 | 桂林山水职业学院 | 综合 | 0 | 专科 | 民办 | |
8 | 广西培贤国际职业学院 | 综合 | 0 | 专科 | 民办 | |
9 | 玉柴职业技术学院 | 综合 | 0 | 专科 | 民办 |
广西综合类大学简介:
1.广西大学
广西大学坐落于素有“中国绿城”之称的广西首府南宁,是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
学校注重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大力实施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努力打造领军团队及创新人才队伍,推进产学研结合和成果转化等九个方面的创新举措,产生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近年来,王双飞院士主持的“造纸与发酵典型废水资源化和超低排放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和“大型二氧化氯制备系统及纸浆无元素氯漂白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分别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1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郑皆连院士领衔的“大跨拱桥关键技术研究团队”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团队奖牌,主持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第16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获第36届国际桥梁大会(IBC)最高奖——乔治•理查德森奖,获2020年广西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2021年广西最高科学技术奖;青年教师谢斐作为唯一第一作者和唯一通讯作者,以“船帆座脉冲星风云X射线偏振趋近同步辐射理论极限”为题在国际顶级学术杂志《自然》(Nature)发表研究成果,实现了以广西本地单位为第一完成单位在《自然》发文的历史性突破;韩林海教授获2023年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202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06年以来,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获教育部等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51项,获广西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2项,广西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3项,广西创新争先奖4项,广西卓越工程师奖1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5项。
2.北部湾大学
北部湾大学地处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城市、北部湾经济区滨海城市——钦州市,是一所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一所具有国家海船船员培训资质的高校,还是一所具有岭南风格、滨海风光、东南亚风情校园建筑特点,被授予3A级景区的学校。
办学定位。学校坚持“面向需求、错位发展、特色办学”的办学理念,坚持“立足北部湾,服务国家战略需要,面向全国,辐射东盟”的办学定位,不断彰显“海洋性、应用型、国际化”办学特色,深入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科技促校”发展战略,朝着一所海洋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宏伟目标不断开拓奋进。
3.百色学院
【发展历程】百色学院是2006年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本科高校,源于1938年成立的广西省立田西师范学校,历经广西省立百色师范学校、百色师范专科学校、百色地区师范学校、右江民族师范专科学校、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阶段。86年来,学校坚持在“老、少、边、山、库”地区办学,积淀了特色鲜明的石磨文化:“团结合作、艰苦奋斗、克难攻坚、磨砺成才”,立足百色老区独有的“革命性、民族性、边疆性”优势资源,走出一条艰苦创业的发展之路。升本以来,学校转型发展经历了十几年的探索、初成、深化、成型四个阶段,凝练了建设具有百色精神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培养具有百色精神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构建了百色精神铸红魂“三全育人”体系和“双元制+双园制”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双系驱动”育人模式,形成了“红色铸魂、学以致用”的办学特色。秉承“志远行敏、德高业精”校训,学校为社会输送了16万余名具有百色精神特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防巩固作出了突出贡献。
【科研成果】秉承教学科研互动理念,促进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获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2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3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广西高校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1个,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研究基地1个,广西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1个,广西社科普及基地1个,广西知识产权培训基地1个。2005年以来,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80多项;全校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900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410多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1300多篇;出版专著、编著和教材180多部;共获得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00多项,省部级及以上34项,其中广西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广西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1项、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7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9项)、第五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优秀奖1项、教育部2012年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研究成果奖三等奖1项、国家文化部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1项;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山东省技术市场协会科技金桥奖二等奖1项;授权专利374项,其中转化17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