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旅游管理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广西招生旅游管理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5所。在本省,有2所高校开设了旅游管理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桂林理工大学;而在省外,有13所高校面向广西省招生旅游管理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南昌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广西省招生旅游管理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广西本省开设旅游管理类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桂林理工大学(477分)、桂林学院(384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桂林理工大学 | 旅游管理类 | 本一批 | 477 |
2 | 桂林学院 | 旅游管理类 | 本二批 | 384 |
在广西招生旅游管理类专业(文史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3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南昌大学(584分)、湖南师范大学(583分)、海南大学(576分)、上海师范大学(570分)、济南大学(552分)、重庆师范大学(548分)、浙江工商大学(539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538分)、重庆工商大学(528分)、大理大学(52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南昌大学 | 旅游管理类 | 本一批 | 584 |
2 | 湖南师范大学 | 旅游管理类 | 本一批 | 583 |
3 | 海南大学 | 旅游管理类 | 本一批 | 576 |
4 | 上海师范大学 | 旅游管理类 | 本一批 | 570 |
5 | 济南大学 | 旅游管理类 | 本一批 | 552 |
6 | 重庆师范大学 | 旅游管理类 | 本一批 | 548 |
7 | 浙江工商大学 | 旅游管理类 | 本一批 | 539 |
8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旅游管理类 | 本一批 | 538 |
9 | 重庆工商大学 | 旅游管理类 | 本二批 | 528 |
10 | 大理大学 | 旅游管理类 | 本二批 | 523 |
11 | 贵州师范学院 | 旅游管理类 | 本二批 | 482 |
12 |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 旅游管理类 | 本二批 | 445 |
13 | 贵州民族大学 | 旅游管理类 | 本二批 | 434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广西省招生旅游管理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桂林理工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管理为主的高校。学校源于1956年原国家重工业部在广西组建的桂林地质学校,历经五改归属、十易校名的发展历程,其中,1978年更名为桂林冶金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桂林工学院,2009年正式更名为桂林理工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曲久辉为学校名誉校长。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9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923人,博士生导师100余人。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等国家级高层次专家、人才40余人次;广西“八桂学者”等省部级高层次人才90余人次。学校聘请了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Harold Kroto为名誉教授,一批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知名专家、学者受聘为讲座教授、客座教授。
2、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江西省部省合建高校、江西省一流大学整体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42个教学单位,13个学科门类、92个本科招生专业,2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设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共有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6个学科入选省一流学科。1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农业科学(以食品科学为主)进入全球排名前0.326‰;食品学科在“US News全球大学学科排名”中位居第7位。
3、大理大学
大理大学是省州共建的高等院校,其前身是成立于1978年的大理医学院、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两校合并组建成大理学院,200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更名为大理大学,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学校经过46年的办学积淀,已发展成为一所以生物医药研发、民族文化研究、生态环境保护为优势,留学生教育为特色的综合大学,是云南省非省会城市中最早开展本科教育并最早取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普通高等学校,在云南地方高校中的“领头雁”作用和地位日益彰显巩固。
长期以来,大理大学坚持“立足大理、服务滇西、面向云南及周边省区、辐射南亚东南亚”的服务定位,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致力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办学成效不断显现,办学特色日益彰显,为扩大大理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大理的国际知名度,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