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更新:2025-02-22 12:22:42 新高考网

云南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专科批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云南招生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专科批高校一共有82所。在本省,有14所高校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丽江师范学院;而在省外,有69所高校面向云南省招生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东北石油大学。

云南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一、云南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云南省招生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排名较好的专科批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云南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云南本省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理工类)的专科批院校一共有14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406分)、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374分)、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362分)、云南财经职业学院(346分)、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339分)、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333分)、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303分)、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91分)、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85分)、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284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批406
2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批374
3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批362
4云南财经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批346
5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批339
6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批333
7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批303
8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批291
9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批285
10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批284
11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批249
12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批247
13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批204
14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批201

2、云南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云南招生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理工类)的省外专科批院校一共有69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东北石油大学(413分)、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397分)、北京培黎职业学院(396分)、重庆财经职业学院(395分)、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394分)、淮南联合大学(394分)、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393分)、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391分)、顺德职业技术学院(390分)、九江职业大学(383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东北石油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批413
2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批397
3北京培黎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批396
4重庆财经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批395
5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批394
6淮南联合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批394
7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批393
8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批391
9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批390
10九江职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批383
...
60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批255
61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批254
62江西传媒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批251
63沧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批247
64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批246
65重庆科技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批243
66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批236
67济源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批231
68益阳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批230
69南昌理工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批225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云南省招生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云南招生专科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院校简介

1、云南财经职业学院

云南财经职业学院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财经职业院校,其前身为始建于1934年11月6日的云南省立鼎新初级商业职业学校。1942年更名为“云南省立昆华高级商业职业学校”。1951年4月,学校划归商业厅领导。1958年4月并入云南省商业干部学校,保留商业中专班建制。1959年在商业中专班基础上组建云南省财经学校,由省商业厅和财贸干校双重领导。1962年10月,云南省财经学校与云南省会计学校合并为云南省财经学校,隶属于云南省财政厅领导。1977年秋季,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学校从高中毕业生中择优录取学生入学,学制两年。2015年2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学校组建为专科层次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财经职业院校,并更名为“云南财经职业学院”。2018年11月,学校顺利通过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合格评估,并归口教育厅管理。2022年3月,学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通过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立项;2022年8月,学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学团队成功申报立项云南省第一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学校现有教职工295人,其中,高级职称73人,占比专任教师41.7%;博士及硕士学位教师165人,占比专任教师94.3%;具备双师素质教师114人,占比专任教师65%。教师队伍素质优良、专业过硬,入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云南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教育部资源库专家、教育部经费评审专家、二级教授、云南省“杰出会计工作者”、云南省申计厅专家智库专家、云南省“兴滇英才”教学名师、云南省会计行业领军人才、云南省高校最美班主任等;教师参加云南省职业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多次荣获一、二、三等奖。

2、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6年,先后在承德、石家庄、保定、邯郸等地办学,现位于邢台市区,西临风景秀丽的太行山脉,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邢衡高速、邢汾高速贯穿本市,交通便利,郭沫若曾两次为学校亲笔题写校名。2003年4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独立升格为普通高等院校,改名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是一所隶属于河北省教育厅的国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河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河北省优质高职院校、河北省高职“双高”计划项目建设单位、国家机电行业骨干院校、全国机械行业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优秀职业院校、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河北省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京津冀现代制造业职教集团”副秘书长单位、高等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基地。2014年获省教育厅批复,与邢台学院、邢台市装备制造行业协会共建“邢台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填补了邢台市应用型本科机电类专业院校的空白,学院从此步入培养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的行列,为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相互衔接奠定了良好基础。2019年7月,河北省第二十届大学生运动会在我院隆重举行,作为河北省历史上第一所成功举办大运会的高职院校,得到了省、市领导、参赛院校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学院占地面积近800亩,固定资产6.79亿元,面向全国招生,在校生1.6万人,开设有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焊接技术、建筑工程技术、软件技术、大数据与会计、休闲体育等48个专业,涵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财经商贸等8个领域,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5个,全国机械行业特色专业3个,河北省示范专业2个,河北省教育行业标准贯标样板学校专业2个,形成了以装备制造专业群为龙头,相关专业群协调发展的“工科为主、文管兼备”的办学格局。

学院拥有“国家数控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国家示范性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实训基地”和“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汽车电子实训基地”等4个国家级实训基地,有河北省高校金属材料加工与数字化成型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机电类专业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有可同时容纳800名学生进行机、电、钳、铸、焊、模具等多个工种生产性实训的实习实训中心等校内实习实训场所154个,校外实训和产学合作基地281个;设有成人高等教育函授站和国家、省、市三级技能培训基地,可同时承担38个X证书试点的考核鉴定工作。 学院有教职工693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34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16人,双师素质教师255人,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418人,拥有河北省科技成果评审专家5人,全国机械行业各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12名,15人次在省部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会中任职,形成了素质优异、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在全国机械行业教育系统、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有较大的影响力。 学院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与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等二十多个国家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近年来,获批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2个;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分别与巴基斯坦、马来西亚高校共建海外学院2个;教育部备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 学院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入选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获评全国职工模范之家、河北省教育宣传工作突出单位、河北省学校安全工作先进集体、河北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邢台市直文明单位、邢台市级园林式单位。1个团总支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 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与实践校企互融、学工合一、德技双修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近年来,出版著作(教材)416本,论文1793篇,立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1项,省级课题68项,市厅级课题406项,取得授权专利551项,获得各级各类成果奖313项,建有省级科普示范基地“无人机智能应用科普基地”。学生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及以上63项,省部级592项,市厅级459项。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行业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建校来,共为社会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7万余名。为企业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累计直接创造经济效益6亿多元。

3、百色职业学院

近年,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年均增长30%左右,2022年学院办学规模突破万人大关,共10137人,目前已有三个校区,下辖三个中专学校,先后投资3000 多万元投入建成乡村振兴电商实训基地、思政教育虚拟体验中心、计算机融媒体直播基地、学院官网、学术报告厅LED大屏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校园环境和教学设施,拥有区内一流的校内外实训基地134个,实训室100多间。现百东新校区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占地面积近1000亩,总投资25亿,预计办学规模达到2万余人。

学院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学校师资配备条件,高起点高要求,积极引进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施“双师”培养、全员培训、高技能教师引培、人才待遇保障“四大工程”,截至2022年,共有84人获自治区“双师型”教师认定。教师队伍科研成果丰硕,仅三年来学院立项课题192项,结题119项。获得国家技术专利49项,其公开发表论文 179篇,获国家级奖项 20 人次,自治区级奖项 86 人次。学院教学质量工程获自治区认可,获自治区“十四五”规划教材立项、自治区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立项、自治区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学校聘请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约100名,建立了由行业企业专家、能工巧匠等组成的兼职教师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