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江苏招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48所。在本省,有6所高校开设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河海大学;而在省外,有42所高校面向江苏省招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东华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江苏省招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江苏本省开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6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河海大学(626分)、南京邮电大学(617分)、江苏大学(596分)、金陵科技学院(537分)、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470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河海大学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626 |
2 | 南京邮电大学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617 |
3 | 江苏大学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596 |
4 | 金陵科技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537 |
5 |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470 |
6 | 南京传媒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463 |
在江苏招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2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东华大学(630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616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611分)、上海电力大学(611分)、西南大学(610分)、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608分)、重庆邮电大学(607分)、西安邮电大学(597分)、中国传媒大学(596分)、成都信息工程大学(58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东华大学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630 |
2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616 |
3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611 |
4 | 上海电力大学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611 |
5 | 西南大学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610 |
6 |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608 |
7 | 重庆邮电大学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607 |
8 | 西安邮电大学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597 |
9 | 中国传媒大学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596 |
10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583 | ... |
33 |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478 |
34 | 广州软件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477 |
35 | 新疆理工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475 |
36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472 |
37 |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467 |
38 | 南宁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461 |
39 | 武昌理工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459 |
40 | 昆明文理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456 |
41 | 长春建筑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455 |
42 | 三亚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453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江苏省招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南京邮电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其前身是1942年诞生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战邮干训班,是我党、我军早期系统培养通信人才的学校之一。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本科高校,取名南京邮电学院;2005年4月,更名为南京邮电大学。学校原为邮电部和信息产业部直属重点高校,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现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邮政局与江苏省)共建,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再次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013年10月,原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正式并入南京邮电大学。学校秉承“信达天下 自强不息”的南邮精神,践行“厚德、弘毅、求是、笃行”的校训,发扬“勤奋、求实、进取、创新”的校风。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为特色,理、工、经、管、文、教、艺、法等多学科相互交融,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等多层次教育协调发展的高校。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现有仙林、三牌楼、锁金村、江宁四个校区,25个教学机构,在浦口区设有办学点,另外还在扬州举办了独立学院——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入选国家2017年度“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招收本、硕、博三个层次海外留学生,生源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60余国,目前在校留学生800余人。先后有千余名国(境)外专家学者来校参加国际会议、讲学和访问,现有90余项学生海外交流项目,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合作成立的南京邮电大学波特兰学院,招收本、硕、博三个层次学生。积极参与国际电信联盟(ITU)组织的各项会议,承接亚太电信组织(APT)在中国的培训任务,积极参与通信领域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
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管学科优势明显,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研究教学型大学。学校始创于1956年,初名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而后历经杭州航空工业学校、浙江电机专科学校、浙江机械工业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管理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学校等时期,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杭州电子工业学院,2003年原杭州出版学校整体并入,2004年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信息产业部等中央部委,2000年实行浙江省与信息产业部共建、以浙江省管理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2007年成为浙江省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共建高校,2015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坚持立足浙江、依托行业、面向世界、服务社会、支持国防,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传统,弘扬“笃学力行、守正求新”的校训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拥有下沙、文一、东岳、下沙东及青山湖等5个校区,占地面积2500余亩,设有19个学院及教学单位,举办1所独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8000余人,教职员工2708人,其中专任教师2059人,正高职称392人。拥有国家级人才53人,省部级人才200人。设有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设有本科招生专业4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拥有多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以及2个国防特色重点专业,是省属高校中唯一拥有国防特色重点专业的高校,11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其中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是全国首批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之一,具有硕士推免权和雅思考点。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5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全球ESI前1.5‰。
3、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合肥工业大学、宣城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的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动皖江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国家优质教育资源与地方资源相结合的典型范例,开创了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新模式。2012年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首届招生,宣城校区与合肥校区按两个代码,面向全国一本线以上招生,学生完成学业后,按照合肥工业大学学籍管理规定等有关要求,符合毕业条件的颁发同一合肥工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达到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同一学士学位证书。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坐落在有“中国文房四宝之乡”之称的宣城市区南部,这里风景秀丽,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文化底蕴深厚。宣城校区规划占地面积3135亩,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一次规划,分期建设。宣城校区建筑设计融合徽派建筑元素,通过依山就势的生态布局,构建一个水转山绕、人杰地灵的现代大学校园。目前校区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已基本完工,初步达到比较优越的办学条件,教学楼、实验楼群、计算中心、工程素质教育中心、体育场馆等教学设施齐全,图书馆、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校区医院及综合服务区基础设施完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