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河南招生中医学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33所。在本省,有6所高校开设了中医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河南中医药大学;而在省外,有47所高校面向河南省招生中医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北京中医药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河南省招生中医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河南本省开设中医学专业(文史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6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河南中医药大学(530分)、南阳理工学院(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联办)(542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一批 | 605 |
2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一批 | 599 |
3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一批 | 581 |
4 | 南阳理工学院 | 中医学 | 本一批 | 559 |
5 | 南阳理工学院(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联办) | 中医学 | 本二批 | 542 |
6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二批 | 530 |
在河南招生中医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7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北京中医药大学(595分)、厦门大学(632分)、上海中医药大学(599分)、天津中医药大学(602分)、首都医科大学(622分)、南京中医药大学(609分)、成都中医药大学(602分)、湖南中医药大学(600分)、浙江中医药大学(588分)、江西中医药大学(585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一批 | 671 |
2 | 厦门大学 | 中医学 | 本一批 | 632 |
3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一批 | 625 |
4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一批 | 624 |
5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一批 | 623 |
6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一批 | 622 |
7 | 首都医科大学 | 中医学 | 本一批 | 622 |
8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一批 | 614 |
9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一批 | 611 |
10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一批 | 611 | ... |
38 | 辽宁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二批 | 533 |
39 | 潍坊医学院 | 中医学 | 本二批 | 529 |
40 | 河北中医药大学(原河北中医学院) | 中医学 | 本二批 | 528 |
41 | 云南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二批 | 527 |
42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二批 | 524 |
43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二批 | 522 |
44 | 贵州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二批 | 518 |
45 | 成都体育学院 | 中医学 | 本二批 | 514 |
46 | 内蒙古民族大学 | 中医学 | 本二批 | 505 |
47 | 长春科技学院(民办) | 中医学 | 本二批 | 426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河南省招生中医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南阳理工学院
南阳理工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阳市。学校前身是1987年5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筹建的南阳大学;1993年1月国家教委批准建立南阳理工学院,原张仲景国医大学并入;2004年5月教育部批准升格本科院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加快构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成立有河南省制造业信息化服务中心、张仲景国医研究院、建筑设计研究院、信息安全研究院、大数据研究院、光微技术研究所、结构仿真与设计研究所;组建了南阳电商联盟,先后被授予省、市“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电商继续教育基地”“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立了河南省大学科技园、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省高校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等科技服务平台,根据《河南省科技市场统计年度报告》,在河南省153所高等院校中,我校连续3年进入“高校输出技术成交额前10排名榜”。与牧原股份、中光学集团等企业共建了30多个校企研发中心,校企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参与培养过程、共同组建双师型队伍、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开办有九州通班、宇通班、理光班、二机国贸班等30多个校企合作冠名班。
2、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中医学院)。2020年获批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2017年、2022年连续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序列,是原国家教委批准的唯一一所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学院,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学校拥有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代中药创新中心、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等国家级、省部级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60余个。近年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2项;省部级科技重大成就奖1项,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各类奖项100余项。天津中医药大学科技园行业特色鲜明,是全市唯一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园,现有入驻企业53家。
3、陕西中医药大学
陕西中医药大学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建设高校,国家“一流专业”和陕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500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有专任教师1181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702人;有硕士研究生导师964名、兼职博士生导师38名、博士后导师8名;分别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及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黑龙江、浙江、辽宁等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现有国医大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中医药教学名师6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岗学者、国家岐黄学者、青年岐黄学者11人,国家级、省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指导教师63人,陕西省名老中医、名中医49人,陕西省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先进个人)26人,陕西省“三秦学者”、“特支计划”、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等省级人才67人,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10个,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特支计划”三秦学者创新团队8个,形成了一支敬业精神强、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相关推荐:
新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