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专科批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贵州招生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专科批高校一共有152所。在本省,有19所高校开设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贵州交通职业大学;而在省外,有135所高校面向贵州省招生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深圳职业技术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贵州省招生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排名较好的专科批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贵州本省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理工类)的专科批院校一共有19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385分)、贵阳职业技术学院(358分)、铜仁职业技术学院(357分)、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355分)、遵义职业技术学院(354分)、安顺职业技术学院(346分)、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341分)、贵州农业职业学院(333分)、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332分)、贵州航空职业技术学院(331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 | 385 |
2 |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 | 358 |
3 |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 | 357 |
4 |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 | 355 |
5 |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 | 354 |
6 | 安顺职业技术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 | 346 |
7 | 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 | 341 |
8 | 贵州农业职业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 | 333 |
9 | 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 | 332 |
10 | 贵州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 | 331 |
11 | 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 | 331 |
12 | 贵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 | 327 |
13 | 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 | 324 |
14 |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 | 319 |
15 |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 | 314 |
16 | 贵州工程职业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 | 313 |
17 | 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 | 307 |
18 | 贵州城市职业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 | 192 |
19 | 贵州城市职业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 | 181 |
在贵州招生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理工类)的省外专科批院校一共有135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深圳职业技术大学(398分)、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398分)、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378分)、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378分)、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377分)、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374分)、开封大学(374分)、西安思源学院(374分)、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370分)、苏州职业大学(369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 | 398 |
2 |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 | 398 |
3 |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 | 378 |
4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 | 378 |
5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 | 377 |
6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 | 374 |
7 | 开封大学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 | 374 |
8 | 西安思源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 | 374 |
9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 | 370 |
10 | 苏州职业大学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 | 369 | ... |
126 | 昆玉职业技术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 | 221 |
127 |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 | 217 |
128 | 厦门南洋职业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 | 211 |
129 | 西安汽车职业大学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 | 205 |
130 | 西安信息职业大学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 | 205 |
131 |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 | 203 |
132 |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 | 202 |
133 | 重庆电信职业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 | 200 |
134 |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 | 193 |
135 | 重庆经贸职业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 | 192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贵州省招生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是贵阳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现有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070亩,建筑面积37万㎡。设有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城乡规划、信息科学、旅游文化、财政经贸、生化工程等7个分院系,招生专业25个,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教职工713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284人(其中博士5人),高级职称教师21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0人),外聘行业专家、大国工匠等60余人;有大国工匠工作室、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省级大师工作室4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师、职教名师、省管专家和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余人。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4%以上。
近年来,学院抢抓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机遇,提升内涵质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先后建成全国交通运输类专业示范点1个,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4个、开放性实训基地2个,全国工业机器人领域应用人才培养中心,中德(贵阳)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西门子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实训中心,贵州省轨道(铁道)交通就业实训基地。是全国首批100所现代学徒制建设试点单位、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省级优质高职院校,省级高水平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2、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天府之国,孕育出厚重而博雅的巴蜀文化;长江之滨,开启了与光明同行的职教征程。当我们把目光投向20世纪初叶,映入眼帘的是一位开启中国职业教育先河的杰出教育家身影——冉献璞先生,是他创办了我们学院的前身——“川东联合县立甲种工业学校”。
浓缩百年奋斗历程,融贯巴蜀大地灵气。我们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改革兴校、品牌铸校”,依托企业办学优势,构建“人才共有、资源共用、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办学格局,厚植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深化“教培一体、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上不断谋创新、出成果、创价值,确立和巩固了学院在电力高技能人才培养上的领先地位。
3、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是湖南省第一所公办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其前身是2005年3月创建的株洲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7月更名为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2024年5月,教育部批复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为基础设立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学校实行湖南省人民政府与株洲市人民政府共管,以株洲市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省教育厅归口管理学校的教育业务工作。 建校以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立足汽车行业,服务汽车产业,培养汽车人才,打造汽车品牌”为办学定位,秉持“厚德、精技、笃学、致用”校训精神,获评中国特色A档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国家级职教集团(联盟)培育单位、教育部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湖南省文明标兵校园、湖南省首批卓越高职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定向培养直招军士生院校、湖南省公费师范生本科联合培养院校、湖南省“十大平安”系列创建示范单位等荣誉。 学校占地面积1592亩,现有专任教师1020人,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7500余人,设有车辆工程学院、车辆运用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航空工程学院、航海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服饰艺术学院、商务贸易学院、军士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教学单位,开设全日制本科专业6个、全日制专科专业43个。 学校坚持立足区域、扎根行业。以汽车类专业为主体,航空发动机、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类专业为支撑进行布点,形成服务湖南省传统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体的专业群格局,对区域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集成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近五年,建有国家高水平专业群(A档)1个、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2个、国家骨干专业4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1个、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湖南省“楚怡”高水平高职专业群3个、省级示范特色专业2个、省级教学资源库3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4门。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携手宝马、沃尔沃、保时捷、上汽大众、上汽通用、长安福特、广汽本田、中车电动、北京汽车、理想汽车、比亚迪、吉利汽车、陕汽重卡、用友新道等企业,建有产业学院6个、校内共建实训基地20余个。建有全国高职院校唯一的以汽车智能驾驶技术研究为重点、以中国工程院李德毅院士为专家顾问的汽车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1个,产教融合研究院、科教融汇研究院各1个。近五年,立项国家级科普基地1个、省部级科创平台(团队)17 个、市级科创平台2个。近五年,累计立项厅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5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560余项,横向技术服务与培训年均到账经费1400余万元,推动应用技术创新和专利成果转化近100项,年均开展社会培训38000余人次。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教学相长。教师队伍整体结构合理、综合素质优良。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35.20%,“双师型”教师占比66.27%。现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全国技术能手5人、全国黄炎培杰出校长2人、全国黄炎培杰出教师3人。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升,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7项国家级二等奖以上或省级最高奖奖励。近五年内,在职在岗教师获得国家奖励及荣誉70项,学生在职业院校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国家一等奖19项,二、三等奖15项,省一等奖51项,在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2项,省级一等奖14项。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4%以上,省内就业率占比超过61%,长株潭地区就业率超过53%。 学校坚持党团共建,聚力前行。现有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全国活力团支部2个、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1人、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1人、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4人。 学校坚持智慧管理,创新发展。以数字化引领教育现代化,建设了“三可视一精准”(学生成长可视化、教师发展可视化、办学水平可视化、管理服务精准化)为核心的数字校园。以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为契机,系统推进新型校园环境、校级智慧平台、全域应用场景建设,同步推进教学流程重构、应用模式创新、评价方法改革,塑造数字化转型新生态,实现教、学、管、评全方位变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赋能学院高质量发展。相关经验做法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启动仪式上作专题交流,并被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推介。 站在新时代追赶超越的历史起点,学校将在党委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化内涵发展、守正创新提质,朝着全面建成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为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湖汽贡献。(数据截止到2024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