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更新:2025-03-13 14:13:56 新高考网

贵州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贵州招生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37所。在本省,只有凯里学院1所高校开设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而在省外,有36所高校面向贵州省招生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电子科技大学。

贵州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一、贵州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贵州省招生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贵州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贵州招生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凯里学院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20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凯里学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二批420

2、贵州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贵州招生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6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电子科技大学(647分)、中山大学(627分)、四川大学(620分)、华东师范大学(605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604分)、南京理工大学(600分)、南京邮电大学(578分)、福州大学(569分)、宁波大学(555分)、湘潭大学(543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一批647
2中山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一批627
3四川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一批620
4华东师范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一批605
5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一批604
6南京理工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一批600
7南京邮电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一批578
8福州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一批569
9宁波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一批555
10湘潭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一批543
...
27苏州城市学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二批437
28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二批430
29闽南师范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二批420
30绍兴文理学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二批418
31渤海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二批415
32武夷学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二批414
33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二批393
34三江学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二批375
35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二批372
36上海建桥学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二批371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贵州省招生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贵州招生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学简介

1、凯里学院

凯里学院坐落在被誉为“森林之州、歌舞之州、神奇之州”的锦绣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贵州省凯里市,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本科普通高校。2023年6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共建凯里学院协议,凯里学院成为省部共建高校。2023年12月,凯里学院成为省属省管高校。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950人,其中,正高职称148人、副高职称355人,博士138人、硕士586人。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1人、贵州省核心专家1人、贵州省省管专家2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人、贵州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贵州省“百”层次创新型人才2人;全国模范教师、省级“金师”(教学名师)共5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黔灵学者”、省甲秀文化人才、省百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对象、省千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对象等近30人;各级各类教学研究、科技创新团队13个。

2、湘潭大学

学校简介

学校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交流合作关系,开展了30多个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是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中方入选高校和“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入选高校,分别与西班牙莱昂大学和乌干达麦克雷雷大学合作共建孔子学院。

3、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创建于1956年,坐落在齐国故都、中国陶瓷名城、世界足球起源地——山东淄博,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首批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高校、山东省首批文明校园。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优先精准发展战略,坚持引育并举,着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富有活力的高水平人才队伍。现有教职工2815人,专任教师220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44人,有海外院士4人,长江学者、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级人才工程人选1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2人。有山东省“一事一议”引进顶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泰山学者工程系列人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教学名师等省部级人才70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山东省干事创业好团队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创新团队4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