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药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安徽招生药学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16所。在本省,有9所高校开设了药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安徽医科大学;而在省外,有110所高校面向安徽省招生药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北京大学医学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安徽省招生药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安徽本省开设药学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9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安徽医科大学(540分)、安徽理工大学(533分)、蚌埠医学院(533分)、安徽中医药大学(506分)、皖南医学院(489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安徽医科大学 | 药学 | 本一批 | 540 |
2 | 安徽理工大学 | 药学 | 本一批 | 533 |
3 | 蚌埠医学院 | 药学 | 本一批 | 533 |
4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药学 | 本一批 | 506 |
5 | 皖南医学院 | 药学 | 本一批 | 489 |
6 | 宿州学院 | 药学 | 本二批 | 460 |
7 | 亳州学院 | 药学 | 本二批 | 456 |
8 |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 药学 | 本二批 | 451 |
9 | 安徽新华学院 | 药学 | 本二批 | 434 |
在安徽招生药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10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北京大学医学部(677分)、中国药科大学(631分)、四川大学(630分)、吉林大学(624分)、厦门大学(624分)、华东理工大学(621分)、兰州大学(621分)、暨南大学(612分)、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607分)、江南大学(607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北京大学医学部 | 药学 | 本一批 | 677 |
2 | 中国药科大学 | 药学 | 本一批 | 639 |
3 | 中国药科大学 | 药学 | 本一批 | 631 |
4 | 四川大学 | 药学 | 本一批 | 630 |
5 | 吉林大学 | 药学 | 本一批 | 624 |
6 | 厦门大学 | 药学 | 本一批 | 624 |
7 | 华东理工大学 | 药学 | 本一批 | 621 |
8 | 兰州大学 | 药学 | 本一批 | 621 |
9 | 暨南大学 | 药学 | 本一批 | 612 |
10 |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 药学 | 本一批 | 607 | ... |
101 | 长治医学院 | 药学 | 本二批 | 442 |
102 | 西安培华学院 | 药学 | 本二批 | 442 |
103 | 无锡太湖学院 | 药学 | 本二批 | 440 |
104 | 山东现代学院 | 药学 | 本二批 | 439 |
105 | 西安外事学院 | 药学 | 本二批 | 439 |
106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药学 | 本二批 | 437 |
107 |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 药学 | 本二批 | 436 |
108 | 天津天狮学院 | 药学 | 本二批 | 431 |
109 |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 | 药学 | 本二批 | 430 |
110 |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 药学 | 本二批 | 429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安徽省招生药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是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安徽医科大学创建的独立学院;2017年遵照教育部26号令要求,由安徽医科大学与安徽新华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举办,是按新机制和新模式运行的普通本科高校。
学院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充分发挥机制优势,引入安徽新华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优质资源,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安徽新华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为一家集教育、科技、金融、投资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集团,从事教育30多年来,在举办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大学管理团队。安徽医科大学与安徽新华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举办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实现校企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符合教育发展趋势,为学院带来新的活力,促进学院更好更快发展。
2、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京大学医学部地处北京市海淀区,前身是创建于1912年的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是中国政府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办的第一所专门传授西方医学的国立医学校。1996年,通过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项目论证。2000年,与北京大学合并,同年启动“985”计划,随着与校本部的深度融合发展,医学取得长足进步。近年来,在“双一流”建设支持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共有在校学生1081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788人、硕士研究生2669人、本科生4051人,留学生307人;网络教育学生4778人。
3、厦门大学
学校发挥“侨、台、特、海”区位优势,彰显“海峡、海丝、海洋”办学特色,先后进入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学校建有思明校区、漳州校区、翔安校区和马来西亚分校,设有6个学部、34个学院(直属系、直属中心)和17个研究院,形成了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12个学科门类的学科体系,设有36个博士后流动站。2022年,学校入选国家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化学、生物学、海洋科学、生态学、统计学、教育学共6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在全国新一轮学科评估中,高峰学科、优势学科数量实现倍增,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育人成效显著。建校以来,已先后为国家输送了50多万名优秀人才。现有在校学生46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1000余人、硕士研究生19000余人、博士研究生5700余人。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优秀原则和创新实践研究典型案例”,是中国也是东亚地区唯一入选高校。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2022年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2项。8个学科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1个专业(13个项目)入选教育部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6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2门课程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学校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2门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现有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学校入选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教育部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46名教师入选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