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心理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吉林招生心理学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9所。在本省,有5所高校开设了心理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延边大学;而在省外,有5所高校面向吉林省招生心理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华东师范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吉林省招生心理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吉林本省开设心理学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5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延边大学(招朝鲜族考生)(386分)、吉林师范大学(450分)、北华大学(430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延边大学 | 心理学 | 一批A | 473 |
2 | 吉林师范大学 | 心理学 | 一批A | 450 |
3 | 北华大学 | 心理学 | 一批A | 430 |
4 | 通化师范学院 | 心理学 | 一批A | 422 |
5 | 延边大学(招朝鲜族考生) | 心理学 | 一批A | 386 |
在吉林招生心理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5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华东师范大学(595分)、北京师范大学(586分)、西南大学(中外合作)(487分)、廊坊师范学院(399分)、周口师范学院(336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华东师范大学 | 心理学 | 一批A | 595 |
2 | 北京师范大学 | 心理学 | 一批A | 586 |
3 | 西南大学(中外合作) | 心理学 | 一批A | 487 |
4 | 廊坊师范学院 | 心理学 | 二批A | 399 |
5 | 周口师范学院 | 心理学 | 二批A | 336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吉林省招生心理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北华大学
北华大学是吉林省省属规模最大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于1999年9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原四校前身分别为创办于1906年的吉林初级师范学堂、创办于1928年的吉林私立助产学校、创办于1952年的吉林省林业学校和创办于1920年的吉林省立职业学校。学校坐落在风景迷人的雾凇之都、中国魅力城市——吉林省吉林市。
学校是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培训基地、全国首批卓越医生和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改革试点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2、华东师范大学
立德树人,攀高行远。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学校始终秉承“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这一崇高大学理想,恪守“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精神,全面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决策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按照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确定的建设目标路径,锚定卓越航标,践行“育人、文明、发展”使命,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以推动更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进“三大卓越工程”(卓越育人工程、卓越学术工程、卓越服务工程)为重点,以“五个一流行动计划”(一流学科生态构筑计划、一流人才队伍引育计划、一流对外开放提质计划、一流治理能力提升计划、一流保障服务支撑计划)为支撑,构建卓越育人、卓越学术、卓越服务融通共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引领育人创新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建教育强国”和“以教育强国”的光荣事业做出持续性贡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历史性贡献!
学校现有教职工4,255人,其中专任教师2,366人。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教师2,136人,其中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院士)19人,国家级及上海市人才计划入选者750人次。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884人;在校博士研究生4,070人,硕士研究生17,066人;在校留学生(学历生)1,380人。学校主要校区为闵行校区(地址为上海市东川路500号)和普陀校区(地址为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校园占地总面积约207公顷。
3、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1931年、1952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
百余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始终同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进步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在“五四”“一二·九”等爱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李大钊、鲁迅、梁启超、钱玄同、吴承仕、黎锦熙、陈垣、范文澜、侯外庐、白寿彝、钟敬文、启功、胡先骕、汪堃仁、周廷儒等为代表,一大批名师先贤在这里弘文励教。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学校秉承“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形成了“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育人理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