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甘肃招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20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湖南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甘肃省招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甘肃招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0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湖南大学(569分)、北京科技大学(557分)、华北电力大学(保定)(556分)、华北电力大学(北京)(555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523分)、上海电力大学(516分)、西安理工大学(513分)、江苏大学(497分)、西安科技大学(496分)、西安石油大学(488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湖南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69 |
2 | 北京科技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57 |
3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56 |
4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55 |
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23 |
6 | 上海电力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16 |
7 | 西安理工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13 |
8 | 江苏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97 |
9 | 西安科技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96 |
10 | 西安石油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88 |
11 | 石河子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81 |
12 | 东北电力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81 |
13 | 三峡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50 |
14 | 河南理工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49 |
15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30 |
16 | 辽宁科技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28 |
17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18 |
18 | 沈阳工程学院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16 |
19 | 榆林学院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00 |
20 | 新疆理工学院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374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甘肃省招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2022年,学校顺利通过首轮“双一流”建设评估并进入第二轮建设高校名单,电气工程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聚力打造战略科研力量,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在新能源、特高压、智能电网、清洁煤电、核电等重要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现建有4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7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以及44个省部级科技平台及研究基地。“十五”以来,累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4300余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430余项。
2、东北电力大学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为己任,主动适应国家电力工业和吉林省的经济建设需求,形成了以电力特色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学校共有15个学院,50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工、理、管、文、法、经、教育、艺术、交叉学科等 9 个学科门类。学校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自主设置博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1个自主设置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自主设置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工程科学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现拥有吉林省“世界一流学科培育计划”立项建设学科1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9个,其中一流学科4个、优势特色学科4个、新兴交叉学科1个。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
“十四五”期间,学校以办人民满意大学,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深入实施“人才强校、质量优先、持续快速、特色发展、开放合作”战略,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建设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3、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缘水而生、因水而存、籍水而兴,伴随着新中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而发展壮大。学校1951年创建于北京,前身为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水利学校。先后搬迁至河北省岳城水库、邯郸市办学,1978年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1990年迁至河南省郑州市办学,2000年由水利部主管划转河南省管理,2009年实施水利部与河南省共建,2013年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校是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河南省“双一流”创建高校;是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具有海外留学生招生资格高校、“金砖国家网络大学”中方成员牵头高校、河南省唯一一所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计划中方成员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学校始终坚守治水兴国初心使命,以服务国家水利水电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秉持“情系水利、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筚路蓝缕,矢志不移,建成为水利特色鲜明,工科为主干,理、工、管、农、经、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现有68个全日制本科专业,3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授权领域、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22个省一级重点学科,3个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1个河南省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学科,工程学科、环境/生态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学校建有花园、龙子湖和江淮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835亩;设有水利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等24个教学单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外国留学生3.6万余人;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82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8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人才及河南省优秀专家等高层次人才130余人。
相关推荐:
青海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4最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