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广西招生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68所。在本省,有7所高校开设了应用心理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广西师范大学;而在省外,有62所高校面向广西省招生应用心理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国政法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广西省招生应用心理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广西本省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文史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7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广西师范大学(549分)、南宁师范大学(538分)、广西民族大学(533分)、玉林师范学院(508分)、广西科技师范学院(497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广西师范大学 | 应用心理学 | 本一批 | 549 |
2 | 南宁师范大学 | 应用心理学 | 本一批 | 538 |
3 | 广西民族大学 | 应用心理学 | 本一批 | 533 |
4 | 玉林师范学院 | 应用心理学 | 本二批 | 508 |
5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 应用心理学 | 本二批 | 497 |
6 | 贺州学院 | 应用心理学 | 本二批 | 492 |
7 | 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 | 应用心理学 | 本二批 | 464 |
在广西招生应用心理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62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国政法大学(610分)、中央财经大学(596分)、南京师范大学(580分)、苏州大学(576分)、中国医科大学(561分)、北京林业大学(559分)、福建医科大学(557分)、上海政法学院(549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546分)、北京体育大学(544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中国政法大学 | 应用心理学 | 本一批 | 610 |
2 | 中央财经大学 | 应用心理学 | 本一批 | 596 |
3 | 南京师范大学 | 应用心理学 | 本一批 | 580 |
4 | 苏州大学 | 应用心理学 | 本一批 | 576 |
5 | 中国医科大学 | 应用心理学 | 本一批 | 561 |
6 | 北京林业大学 | 应用心理学 | 本一批 | 559 |
7 | 福建医科大学 | 应用心理学 | 本一批 | 557 |
8 | 上海政法学院 | 应用心理学 | 本一批 | 549 |
9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应用心理学 | 本一批 | 546 |
10 | 北京体育大学 | 应用心理学 | 本一批 | 544 | ... |
53 | 鞍山师范学院 | 应用心理学 | 本二批 | 409 |
54 |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 应用心理学 | 本二批 | 409 |
55 | 内江师范学院 | 应用心理学 | 本二批 | 405 |
56 | 广东培正学院 | 应用心理学 | 本二批 | 390 |
57 | 武汉文理学院 | 应用心理学 | 本二批 | 387 |
58 | 山东体育学院 | 应用心理学 | 本二批 | 383 |
59 | 三亚学院 | 应用心理学 | 本二批 | 374 |
60 | 昆明城市学院 | 应用心理学 | 本二批 | 373 |
61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 应用心理学 | 本二批 | 365 |
62 | 沈阳城市学院 | 应用心理学 | 本二批 | 349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广西省招生应用心理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玉林师范学院
玉林师范学院坐落在著名语言学家王力的故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广西东南部的千年古城,是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经济区“两湾”联动发展的重要支点,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物流节点城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所属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目前,学校设有17个二级学院,学科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10大门类,有64个普通本科专业。学校面向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东南亚、中亚等国家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195人。
学校坚持“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蹄疾步稳推进学校“三步走”发展战略,着眼于“强师范、重应用、优队伍、厚基础、提层次、建大学”的发展目标,为建成“国内知名、区内领先,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2、中国医科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建校至今,共培养了30多万名高级医学专门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多年来,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国家卫生管理的领导干部和医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其中,国家卫生部正副部长10位,省军级以上领导干部100余位,将军40余位,“七一勋章”获得者2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9位,被誉为“红色医生的摇篮”。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合作成立了中英联合学院,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丹麦、西班牙、朝鲜、芬兰以及澳门和台湾等国家、地区的114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关系,与世界银行(WBG)、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等机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学校开展了125项学生国际交流项目,获批教育部“高校研究生”和“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被评为“辽宁省来华留学工作示范建设高校”。与人社部国际交流中心合作开展“国际医护人才与技能交流培养项目”。学校获批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签约院校,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4项、“促进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及拉美地区科研合作与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2项。学校是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简称“111计划”)。有457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受聘为学校荣誉职称,近年来开展了152项重要国际合作项目,38个CMB项目。承担国家援外医疗任务,派出赴也门队员近400人,赴冈比亚和肯尼亚队员41人。为了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由中国医科大学发起,吉尔吉斯斯坦、土耳其、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巴基斯坦、乌克兰、德国等15个国家、48个医学教育机构,于2018年5月26日在沈阳成立“一带一路”国际医学教育联盟。联盟成员单位已经扩展至23个国家86所单位。
3、牡丹江医科大学
牡丹江医科大学是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唯一一所省属普通本科医药院校,坐落于黑龙江省东南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风景旅游城市——牡丹江市。学校历史溯源于1946年始建的牡丹江专区医院和1956年始建的黑龙江省卫生干部进修学校,1958年创建牡丹江医学院,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题写了校名。202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同意,更名为牡丹江医科大学。
学校是中俄医科大学联盟成员单位,设有中俄医科大学联盟“慢病与药物研究中心”;建有省重点实验室5个、省新型研发机构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个;拥有省生物制药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以及省内唯一的省科技厅、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和学校三方共建医药研发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