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排名榜中,共分四个档次,全国一共有151所学校上榜!
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排名前三强名单有,第一档(A+级):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第二档(A级):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第三档(B+级):安徽医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第四档(B级):河南中医药大学、赣南师范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
全国有哪些大学开设了应用心理学专业?各院校专业实力和排名如何?详见如下专业排行榜。
在如下软科发布的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可见,国内应用心理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大学是北京大学,排名第一,实力最强!其次排名较好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分别位列第二、第三名。
国内排名 | 开设院校 | 地区 | 专业 | 评级 |
---|---|---|---|---|
1 | 北京大学 | 北京 | 应用心理学 | A+ |
2 | 华东师范大学 | 上海 | 应用心理学 | A+ |
3 | 华南师范大学 | 广州 | 应用心理学 | A+ |
4 | 天津师范大学 | 天津 | 应用心理学 | A+ |
5 | 中国人民大学 | 北京 | 应用心理学 | A+ |
6 | 南京大学 | 南京 | 应用心理学 | A+ |
7 | 南京师范大学 | 南京 | 应用心理学 | A |
8 | 华中师范大学 | 武汉 | 应用心理学 | A |
9 | 陕西师范大学 | 西安 | 应用心理学 | A |
10 | 西南大学 | 重庆 | 应用心理学 | A |
11 | 浙江师范大学 | 金华 | 应用心理学 | A |
12 | 西南交通大学 | 成都 | 应用心理学 | A |
13 | 中央财经大学 | 北京 | 应用心理学 | A |
14 | 苏州大学 | 苏州 | 应用心理学 | A |
15 | 山东师范大学 | 济南 | 应用心理学 | A | ... |
137 | 云南民族大学 | 昆明 | 应用心理学 | B |
138 | 内江师范学院 | 内江 | 应用心理学 | B |
139 | 河北中医药大学 | 石家庄 | 应用心理学 | B |
140 | 绍兴文理学院 | 绍兴 | 应用心理学 | B |
141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 广州 | 应用心理学 | B |
142 | 西安文理学院 | 西安 | 应用心理学 | B |
143 | 遵义师范学院 | 遵义 | 应用心理学 | B |
144 | 贵州民族大学 | 贵阳 | 应用心理学 | B |
145 | 湖北医药学院 | 十堰 | 应用心理学 | B |
146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自贡 | 应用心理学 | B |
147 | 武汉体育学院 | 武汉 | 应用心理学 | B |
148 | 赣南医科大学 | 赣州 | 应用心理学 | B |
149 | 济宁医学院 | 济宁 | 应用心理学 | B |
150 | 太原师范学院 | 太原 | 应用心理学 | B |
151 | 贵阳学院 | 贵阳 | 应用心理学 | B |
共151所大学上榜,完整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NO1、北京大学(排名第一)
北京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1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校于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学的校友和教师有400多位两院院士,中国人文社科界有影响的人士相当多也出自北京大学。
NO2、华东师范大学(排名第二)
华东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2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学校注重国际合作交流,先后与里昂高师等法国三所高等师范学院、美国纽约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俄罗斯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与世界30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签订了学术合作与交流协议。与里昂高师等法国三所高等师范学院成立中法联合研究生院;与法国里昂高师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中法社会与科学联合研究院;与美国纽约大学联合创办的上海纽约大学,是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美合作创办的大学;与法国里昂商学院合作共建亚欧商学院;与以色列海法大学合作共建转化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共建先进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学校设有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作为中方合作院校建设5所孔子学院和2所独立孔子课堂。
NO3、华南师范大学(排名第三)
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2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良好。现有教职工5050人,其中专任教师数2584人,正高681人、副高666人,拥有国家级人才194人、省级人才249人。院士(含双聘和外籍)8人,国家教育部重大人才项目1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人,“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1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10人,国家四青人才4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0人,广东省重大人才项目49人,广东省特支计划入选者48人。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 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6 人,省级劳动模范 9人,省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