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广东招生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27所。在本省,有3所高校开设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深圳技术大学;而在省外,有24所高校面向广东省招生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西南交通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广东省招生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广东本省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深圳技术大学(576分)、广东石油化工学院(505分)、广州城市理工学院(487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深圳技术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76 |
2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05 |
3 |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87 |
在广东招生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4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西南交通大学(618分)、河海大学(613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610分)、合肥工业大学(610分)、厦门大学(601分)、长安大学(595分)、长沙理工大学(572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570分)、西安科技大学(554分)、石河子大学(552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西南交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618 |
2 | 河海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613 |
3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610 |
4 | 合肥工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610 |
5 | 厦门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601 |
6 | 长安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95 |
7 | 长沙理工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72 |
8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70 |
9 | 西安科技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54 |
10 | 石河子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52 | ... |
15 | 天津理工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43 |
16 | 沈阳工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42 |
17 | 江西理工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41 |
18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40 |
19 | 新余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14 |
20 | 洛阳理工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05 |
21 | 新疆工程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92 |
22 | 三亚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84 |
23 | 桂林信息科技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82 |
24 | 天津仁爱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79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广东省招生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是广东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华南地区唯一一所石油化工特色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通讯地址:广东省茂名市官渡二路139号(邮编:525000)
2、厦门大学
学校发挥“侨、台、特、海”区位优势,彰显“海峡、海丝、海洋”办学特色,先后进入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学校建有思明校区、漳州校区、翔安校区和马来西亚分校,设有6个学部、34个学院(直属系、直属中心)和17个研究院,形成了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12个学科门类的学科体系,设有36个博士后流动站。2022年,学校入选国家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化学、生物学、海洋科学、生态学、统计学、教育学共6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在全国新一轮学科评估中,高峰学科、优势学科数量实现倍增,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以有组织科研推进有组织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设有30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国家(全国)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5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高端智库(培育)1个,教育部集成攻关大平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研究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能源局创新研发中心1个。学校牵头发起的“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被纳入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行动方案,成为碳中和领域我国第一个获联合国批准的国际大科学计划。
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前身为北京石油学院,创办于1953年,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为我国石油高等教育奠定了探索发展之基。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批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建设克拉玛依校区,标志着学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道路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系统构建“派引援育”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校区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在校本部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对口支援平台,创建了校本部派遣、外部引进、高校援建、合力培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现有教职工633人,其中来自教育部19所对口支援高校教师155人;专任教师476人,高级职称占比53.4%,博士占比53.7%。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自治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13人,自治区“天山英才工程”9人,自治区天山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各级各类人才项目称号达到123人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