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榜中,共分四个档次,全国一共有87所学校上榜!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前三强名单有,第一档(A+级):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第二档(A级):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第三档(B+级):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河北工业大学;第四档(B级):安徽工业大学、云南大学、江苏科技大学。
全国有哪些大学开设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各院校专业实力和排名如何?详见如下专业排行榜。
在如下软科发布的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可见,国内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大学是西安交通大学,排名第一,实力最强!其次排名较好的是华中科技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分别位列第二、第三名。
国内排名 | 开设院校 | 地区 | 专业 | 评级 |
---|---|---|---|---|
1 |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安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A+ |
2 |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A+ |
3 | 华北电力大学 | 北京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A+ |
4 | 重庆大学 | 重庆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A |
5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A |
6 | 东南大学 | 南京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A |
7 | 中南大学 | 长沙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A |
8 | 江苏大学 | 镇江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A |
9 | 北京工业大学 | 北京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A |
10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A |
11 | 东北大学 | 沈阳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A |
12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A |
13 | 吉林大学 | 长春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A |
14 | 山东大学 | 济南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A |
15 | 南京理工大学 | 南京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A | ... |
73 | 中北大学 | 太原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B |
74 | 兰州交通大学 | 兰州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B |
75 | 安徽理工大学 | 淮南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B |
76 | 常州工学院 | 常州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B |
77 | 河北北方学院 | 张家口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B |
78 | 华北理工大学 | 唐山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B |
79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上海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B |
80 | 重庆理工大学 | 重庆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B |
81 | 天津理工大学 | 天津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B |
82 | 济南大学 | 济南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B |
83 | 河南理工大学 | 焦作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B |
84 | 南昌航空大学 | 南昌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B |
85 | 江西理工大学 | 赣州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B |
86 | 南京工程学院 | 南京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B |
87 | 盐城工学院 | 盐城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B |
共87所大学上榜,完整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NO1、西安交通大学(排名第一)
西安交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1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学校医学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以服务人民生命健康需求为导向,以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为契机,以新医科建设为抓手,以医工交叉为突破点,加速促进医工、医理、医文交叉融合,推进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医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加快推进医学前沿研究,构建具有交大特色和示范效应的医学教育新体系,推动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实现医学学科突破发展,建成一流医学学科,服务健康中国建设。
NO2、华中科技大学(排名第二)
华中科技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2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学校坚持“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发展”的办学思路,学研产相结合,与地方政府、行业龙头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通过设立驻外研究院、共建技术研究中心等方式开展校地校企科技合作,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NO3、华北电力大学(排名第三)
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3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引育用服”全链条制度体系,逐步打造一支积极进取、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090人,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449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823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其他各类高层次人才百余名,有多支高水平研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