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更新:2025-03-04 17:43:08 新高考网

甘肃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甘肃招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44所。在本省,有3所高校开设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兰州财经大学;而在省外,有41所高校面向甘肃省招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

甘肃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一、甘肃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甘肃省招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甘肃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甘肃本省开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兰州财经大学(408分)、兰州城市学院(377分)、兰州工业学院(376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兰州财经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批408
2兰州城市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批377
3兰州工业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批376

2、甘肃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甘肃招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1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548分)、西南大学(540分)、中国传媒大学(535分)、河海大学(535分)、安徽大学(530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529分)、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528分)、重庆邮电大学(514分)、上海电力大学(513分)、江苏大学(506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批548
2西南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批540
3中国传媒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批535
4河海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批535
5安徽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批530
6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批529
7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批528
8重庆邮电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批514
9上海电力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批513
10江苏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批506
...
32昌吉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批372
33昆明文理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批365
34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批364
35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批361
36南昌交通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批352
37厦门工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批347
38三亚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批345
39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批341
40南宁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批337
41闽南科技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批337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甘肃省招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甘肃招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学简介

1、兰州城市学院

兰州城市学院是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优化整合重组路易·艾黎1942年创办的培黎石油学校、1958年成立的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省幼儿师范学校而成的、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以服务城市发展为办学目标的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2010年获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4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列为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

合作交流,共赢荣校学校坚持开放合作办学理念,积极推进校企校地校际校所合作与国际交流合作,先后与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训基地295个;与新西兰ARA坎特伯雷理工学院、美国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俄罗斯奔萨国立大学、白俄罗斯格罗德诺扬卡·库帕拉国立大学等10余所国(境)外高校建立国际教育合作关系,成为中德应用科技大学国际合作联盟理事单位,“一带一路”高校联盟、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等国际合作平台成员单位。与华东师范大学等数10家国内高校建立了联合培养合作关系,与省内7所高校建立了教师教育联盟,与全国12所石油高校建立了行业战略联盟,与安宁5所高校建立了战略联盟。2017年被教育部列为华东师范大学对口支援学校,2020年与天津城建大学、兰州市安宁区人民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2022年与甘肃农业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2023年加入了大湾区产教联盟、黄河流域大学联盟。

2、长春理工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原名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办,是新中国第一所培养光学专门人才的高等院校。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具有鲜明光电特色和国防特色的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是吉林省、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长春市共建院校,享有“中国光学英才摇篮”的美誉。

海纳百川,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中走向世界。学校坚持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形成了广泛而紧密的国际合作网络,同俄罗斯、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合作交流关系,70多个国家的千余名留学生来校学习深造。学校是上海合作组织大学“纳米技术”方向中方牵头院校、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阿高校10+10合作计划”、中非大学联盟交流机制成员单位,在俄罗斯布里亚特建有1所孔子学院。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教育理念,努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与美国、英国、韩国开展3个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俄罗斯圣光机大学共建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长春理工大学圣光机大学联合学院”,填补省内博士层次中外合作办学空白。建有3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省部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近年来,派出300多名教师赴国外攻读学位、进修学习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每年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和校际交流项目派出近百名学生赴国外交流学习或者攻读学位。

3、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位于杭州市、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西端,是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浙江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称天目林学院,1966年改名为浙江林学院,2010年更名为浙江农林大学。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农林、生物、环境学科为特色,涵盖九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建立了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和学位授权体系。

本部面向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8315人、研究生5049人、留学生998人,教职工2378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共享院士6人,国家级人才42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2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团队4个,省级创新团队17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浙江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相关推荐: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有哪些(最新排名榜一览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