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安徽招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71所。在本省,有11所高校开设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合肥工业大学;而在省外,有63所高校面向安徽省招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四川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安徽省招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安徽本省开设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1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合肥工业大学(609分)、安徽大学(580分)、安徽理工大学(530分)、安徽工业大学(518分)、安徽建筑大学(497分)、滁州学院(471分)、淮南师范学院(466分)、皖西学院(466分)、池州学院(457分)、蚌埠学院(45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合肥工业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一批 | 609 |
2 | 安徽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一批 | 580 |
3 | 安徽理工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一批 | 530 |
4 | 安徽工业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一批 | 518 |
5 | 安徽建筑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一批 | 497 |
6 | 滁州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二批 | 471 |
7 | 淮南师范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二批 | 466 |
8 | 皖西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二批 | 466 |
9 | 池州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二批 | 457 |
10 | 蚌埠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二批 | 453 |
11 |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二批 | 449 |
在安徽招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63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四川大学(629分)、西北工业大学(613分)、华东理工大学(608分)、江南大学(606分)、太原理工大学(580分)、河北工业大学(579分)、南京工业大学(578分)、天津工业大学(577分)、扬州大学(576分)、湘潭大学(572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四川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一批 | 629 |
2 | 西北工业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一批 | 613 |
3 | 华东理工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一批 | 608 |
4 | 江南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一批 | 606 |
5 | 太原理工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一批 | 580 |
6 | 河北工业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一批 | 579 |
7 | 南京工业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一批 | 578 |
8 | 天津工业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一批 | 577 |
9 | 扬州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一批 | 576 |
10 | 湘潭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一批 | 572 | ... |
54 | 太原工业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二批 | 472 |
55 | 南宁师范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二批 | 468 |
56 | 广西民族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二批 | 467 |
57 | 武夷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二批 | 467 |
58 | 常州大学怀德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二批 | 453 |
59 | 吉林化工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二批 | 453 |
60 | 贺州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二批 | 452 |
61 |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 | 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 | 本二批 | 452 |
62 | 烟台南山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二批 | 441 |
63 | 北京服装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二批 | 430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安徽省招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滁州学院
滁州学院位于皖东江淮之间,学校所在地滁州市是南京都市圈和合肥经济圈中心城市,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核心区城市之一,素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山清水秀、文化底蕴浓厚,北宋欧阳修留下千古名篇《醉翁亭记》,下辖的凤阳县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皖北滁州师范学校。历经滁县师范学校、安徽师范大学滁县教学点(分校)等办学阶段;1980年更名为滁州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并定名为滁州学院。2014年被确定为“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学校,2017年以良好状态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1年被列为安徽省重点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深入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探索“转型为基、实践为要、双创为核”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三位一体”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一线贯穿、三点发力”的创新创业教育特色。获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4项、教育部及安徽省“四新”项目29项,“101计划”项目2项。建有省级现代产业学院7个、示范实验实训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大学生创客实验室等16个。自2017年以来,学校获批省级以上质量工程项目558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97项;在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类比赛中,获国家级奖项708项、省级奖项6856项;学校位列高等教育学会“2019-2023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第18名。涌现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杰出校友。
2、四川大学
岷峨挺秀,锦水含章。巍巍学府,德渥群芳。
四川大学大师云集,名师荟萃。学校教学科研岗共6789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1人,四川大学杰出教授9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8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7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22人(2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含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负责人82人(86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委托)及各类专项项目获得者71人(84项);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2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3个。
3、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位于杭州市、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西端,是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浙江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称天目林学院,1966年改名为浙江林学院,2010年更名为浙江农林大学。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农林、生物、环境学科为特色,涵盖九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建立了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和学位授权体系。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乌克兰、波兰、澳大利亚等27个国家(地区)的10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开展学术交流、联合办学、科学研究等活动,与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赫尔辛基大学等世界名校联合培养人才。学校获批多个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项目,年度可选派50余名师生公派留学,前往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俄罗斯国立农业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农业大学、波兰华沙生命科学大学等专业领域国际知名科研院所交流访问或攻读学位。学校国际化氛围浓厚,国际影响力逐步提高。
相关推荐:
浙江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2024最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