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吉林招生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27所。在本省,有5所高校开设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吉林大学;而在省外,有22所高校面向吉林省招生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西南交通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吉林省招生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吉林本省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5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吉林大学(577分)、东北电力大学(491分)、长春工程学院(410分)、长春电子科技学院(295分)、吉林建筑科技学院(292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吉林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一批A | 577 |
2 | 东北电力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一批A | 491 |
3 | 长春工程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二批A | 410 |
4 | 长春电子科技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二批A | 295 |
5 |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二批A | 292 |
在吉林招生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2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西南交通大学(557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552分)、长安大学(545分)、云南大学(529分)、长沙理工大学(526分)、北方工业大学(526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504分)、扬州大学(495分)、中北大学(476分)、沈阳工业大学(465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西南交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一批A | 557 |
2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一批A | 552 |
3 | 长安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一批A | 545 |
4 | 云南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一批A | 529 |
5 | 长沙理工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一批A | 526 |
6 | 北方工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一批A | 526 |
7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一批A | 504 |
8 | 扬州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一批A | 495 |
9 | 中北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一批A | 476 |
10 | 沈阳工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一批A | 465 | ... |
13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二批A | 453 |
14 | 兰州理工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二批A | 422 |
15 | 延安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二批A | 400 |
16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二批A | 396 |
17 | 梧州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二批A | 373 |
18 | 新余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二批A | 372 |
19 | 新疆农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二批A | 348 |
20 | 天津仁爱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二批A | 324 |
21 | 哈尔滨石油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二批A | 295 |
22 | 三亚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二批A | 289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吉林省招生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长春电子科技学院
长春电子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光电为特色的高水平现代产业大学。学校始建于2001年,原名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光电信息学院,2002年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2004年4月,经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2020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成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并更名为长春电子科技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以光电为特色的理工类应用型大学,是全国唯一一所电子科技类民办大学,在全国电子通讯类民办大学中排名第一。“中国光学之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大珩、中科院院士姚建铨、中国工程院院士姜会林先后担任学校名誉院长。
学校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发展研究生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现有在校生11000余人。学校以工科为主,工、理、文、经、管、艺术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学校现设立9个教学单位,37个本科专业。在专业建设方面,以“四新”建设目标为驱动,紧扣国家和我省经济建设发展需求,优化学科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改造传统专业,面向新技术、新业态设置智能感知工程、数字经济、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新兴专业,构建了光学、智能制造、现代信息技术、电子信息、智能控制、数字经济、艺术设计、文化创意八大专业集群,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工、理、经、文、管、艺术多学科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现有一批国家级一流专业、省级一流专业、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转型发展示范专业、省级转型发展试点专业、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前身为北京石油学院,创办于1953年,以清华大学化工系、石油工程系为基础,汇聚了天津大学、北京大学等部分师资组建而成,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为我国石油高等教育奠定了探索发展之基。学校一校两地办学,北京校本部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北京市昌平区军都山南麓,占地700余亩;克拉玛依校区位于被誉为“石油之城”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占地7000余亩。
人才强校,名师荟萃。学校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形成国内油气学科领域人才高地。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克拉玛依校区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00余人。专任教师中,62%具有高级职称,75%具有博士学位。学校建成了一支拥有5名两院院士为中流砥柱,49人次国家级领军人才为主力,55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为生力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高层次人才总人次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0%。现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
3、延安大学
学校现有新城、杨家岭、萃园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800余亩。现有学生21000余人;教职工1800余人;学校设有16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和1所直属附属医院、1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有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省级优势和特色学科,1个省级一流学科,1个省级一流培育学科,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60个本科专业,1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8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0个省部级创新团队;7个院士工作站,3个社科名家工作室。
学校组织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一大批课程入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获批省级教改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省级优秀教材奖多项;省级以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实现新增长;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学生在Nature、The Lancet等高质量期刊发表文章多篇,首次独立组队参加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获银奖,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省级及以上奖励300余项。学校获批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推荐院校、“优师计划”地方专项培养院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