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更新:2025-03-27 14:23:36 新高考网

湖南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湖南招生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62所。在本省,有13所高校开设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长沙理工大学;而在省外,有52所高校面向湖南省招生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国政法大学。

湖南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一、湖南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湖南省招生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湖南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湖南本省开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文史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3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长沙理工大学(549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509分)、吉首大学(493分)、衡阳师范学院(490分)、湖南理工学院(489分)、湖南财政经济学院(478分)、湖南城市学院(475分)、湖南科技学院(472分)、湖南女子学院(470分)、湖南人文科技学院(466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长沙理工大学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批557
2长沙理工大学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批555
3长沙理工大学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批549
4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批509
5吉首大学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批493
6衡阳师范学院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批490
7湖南理工学院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批489
8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批478
9湖南城市学院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批475
10湖南科技学院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批472
11湖南女子学院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批470
12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批466
13怀化学院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批466

2、湖南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湖南招生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文史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52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国政法大学(632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588分)、中国传媒大学(609分)、华东政法大学(606分)、北京邮电大学(598分)、华北电力大学(北京)(589分)、北京体育大学(586分)、中国矿业大学(571分)、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568分)、上海政法学院(568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中国政法大学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批632
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批616
3中国传媒大学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批609
4华东政法大学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批606
5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批598
6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批589
7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批588
8北京体育大学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批586
9中国矿业大学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批571
10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批568
...
43忻州师范学院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批463
44河西学院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批462
45黑龙江工程学院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批462
46黑龙江工业学院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批461
47绥化学院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批461
48武汉工商学院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批453
49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批452
50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批452
51武汉华夏理工学院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批447
52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批428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湖南省招生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湖南招生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大学简介

1、湖南女子学院

湖南女子学院是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创办于1985年,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2014年通过学士学位授权评估,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获批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校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所公办全日制女子普通高校,全国三所独立设置的女子普通本科高校之一,全国妇联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中国女子高校联盟理事长单位。

学科专业:学校构建了文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女性教育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聚焦服务重大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发挥特色学科优势,理清学科建设思路,形成“343”学科布局,即以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和“一流应用型学科”为目标,组建数智技术与女性发展、社会治理与现代服务、文化传承与数字传播3个应用特色学科群,加强社会学、工商管理学、设计学、中国语言文学4个省级应用特色学科建设,培育马克思主义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音乐与舞蹈学3个校级应用特色学科,着力实现“四高”学科建设工程,实施“13大”学科建设计划,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设有10个二级院(部),34个本科专业,1个专科专业。围绕服务国家战略、“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分类发展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数字经济与工商管理、文化创意与传播、师范教育与人文艺术、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专业群;围绕“一老一小一女性”形成办学特色,打造一批知名专业品牌,拥有2个(家政学、旅游管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9个教育部特设专业、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2、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合肥工业大学、宣城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的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动皖江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国家优质教育资源与地方资源相结合的典型范例,开创了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新模式。2012年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首届招生,宣城校区与合肥校区按两个代码,面向全国一本线以上招生,学生完成学业后,按照合肥工业大学学籍管理规定等有关要求,符合毕业条件的颁发同一合肥工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达到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同一学士学位证书。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坐落在有“中国文房四宝之乡”之称的宣城市区南部,这里风景秀丽,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文化底蕴深厚。宣城校区规划占地面积3135亩,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一次规划,分期建设。宣城校区建筑设计融合徽派建筑元素,通过依山就势的生态布局,构建一个水转山绕、人杰地灵的现代大学校园。目前校区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已基本完工,初步达到比较优越的办学条件,教学楼、实验楼群、计算中心、工程素质教育中心、体育场馆等教学设施齐全,图书馆、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校区医院及综合服务区基础设施完备。

3、防灾科技学院

学校立足防灾减灾行业,面向应急管理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体,硕士研究生教育、成人学历教育、行业培训等多层次、多类型并存的现代办学体系。学校构建了涵盖自然灾害成因机理、发生发展、防灾减灾措施、应急救援处置、灾后恢复重建等全过程、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科研平台体系。

学校将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牢牢把握筹建应急管理大学千载难逢机遇,建设应急管理人才培养高地、科技创新高地、教育培训高地,建设应急管理文化传播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和新型高端智库,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多科性应用型大学,示范引领我国应急管理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作出更大贡献。(数据截止至2023年12月)

相关推荐: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大学有哪些(2025最新排名榜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