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江西招生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53所。在本省,有6所高校开设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华东交通大学;而在省外,有47所高校面向江西省招生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河海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江西省招生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江西本省开设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6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华东交通大学(544分)、南昌航空大学(542分)、江西理工大学(525分)、东华理工大学(520分)、南昌工程学院(496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华东交通大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科一批 | 544 |
2 | 南昌航空大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科一批 | 542 |
3 | 江西理工大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科一批 | 525 |
4 | 东华理工大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科一批 | 520 |
5 | 南昌工程学院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科二批 | 496 |
6 | 南昌交通学院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科二批 | 448 |
在江西招生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7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河海大学(600分)、长沙理工大学(582分)、太原理工大学(581分)、四川农业大学(573分)、华侨大学(563分)、西安科技大学(561分)、重庆交通大学(560分)、湖南科技大学(557分)、西安工业大学(556分)、安徽工业大学(549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河海大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科一批 | 600 |
2 | 长沙理工大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科一批 | 582 |
3 | 太原理工大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科一批 | 581 |
4 | 四川农业大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科一批 | 573 |
5 | 华侨大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科一批 | 563 |
6 | 西安科技大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科一批 | 561 |
7 | 重庆交通大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科一批 | 560 |
8 | 湖南科技大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科一批 | 557 |
9 | 西安工业大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科一批 | 556 |
10 | 安徽工业大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科一批 | 549 | ... |
38 | 黑龙江工程学院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科二批 | 478 |
39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科二批 | 477 |
40 | 塔里木大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科二批 | 471 |
41 | 喀什大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科二批 | 469 |
42 | 武昌首义学院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科二批 | 469 |
43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科二批 | 469 |
44 | 文华学院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科二批 | 467 |
45 | 河北工程大学科信学院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科二批 | 466 |
46 | 常州大学怀德学院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科二批 | 463 |
47 | 天津仁爱学院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科二批 | 450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江西省招生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华东交通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是一所以交通为特色、轨道为核心、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国铁集团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国家铁路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双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科研创新:学校践行科技强国使命,在科研创新平台建设、高级别科研项目承接、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突出业绩: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江西省首个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等标志性奖项;实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国家社科领军人才项目等高水平项目的突破;学校现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高校引智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40余个;近5年,承担各级科研项目40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90余项,并连续三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省部级项目800余项,横向项目210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0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800余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省部级以上奖励87项,其中一等奖14项,包括教育部自然科学奖、江西省科学技术奖、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获社会力量奖21项,其中一等奖7项,包括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
2、东北电力大学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为己任,主动适应国家电力工业和吉林省的经济建设需求,形成了以电力特色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学校共有15个学院,50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工、理、管、文、法、经、教育、艺术、交叉学科等 9 个学科门类。学校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自主设置博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1个自主设置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自主设置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工程科学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现拥有吉林省“世界一流学科培育计划”立项建设学科1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9个,其中一流学科4个、优势特色学科4个、新兴交叉学科1个。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
学校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积极构筑并不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社会体育人才培训和科研基地,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3、兰州工业学院
学校发轫于抗日战争时期兴起的中国工业合作运动,前身系新西兰国际友人路易·艾黎于1942年创办的培黎工艺学校,是其教育理念深入实践的第一所“中国工合运动”学校。1958年改建为甘肃省机械制造学校,1962年与煤炭、电力、轻工、重工和邮电5所中专合并组建为甘肃省工业学校,1974年更名为兰州工业学校。1989年改建为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12年,经教育部和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兰州工业学院。82年来,学校由工而立、因工而兴、以工为荣,逐渐形成工字当头、突出应用、服务地方与行业的办学格局。
学校突出内涵建设,取得了较为丰硕的办学成果。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11868人。设有15个教学单位,38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等5大学科门类。2012年以来,建有省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创新创业试点专业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获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省级一流课程、慕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等47门;获甘肃省教学成果奖30项,其中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
相关推荐:
山东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